莘菲的话qíng真意切,赵宣琳听了也是动容不已,也道:“其实,哥哥也未大婚,倘若真是遂了他的意,咱们也可常在一起,也非坏事啊。”
莘菲苦笑着道:“天家的富贵岂是咱们寻常人承受得起的。莘菲不才,也学不来古来贤德女子的雅量,莘菲只愿‘若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罢了,然令兄必是要三妻四妾的,又怎是莘菲的良人呢?”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赵宣琳反复念着这两句,已有片刻的失神。半晌,才扶起莘菲,“姐姐此话,让妹妹深有感触。姐姐之意,妹妹懂了,哥哥那有妹妹,姐姐不必担心。”
听了此言,莘菲才感觉一颗心终于放到了心腔里,顿时,qiáng绷住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立时红了眼圈。
第二十章 试探
自从与赵宣琳的一番深谈之后,果然清静了许多。但也在两人之间平添了几许烦恼。二人也无意再在别苑游玩,便在两日之后离开了别苑。
赵宣琳自回宫不说,也吩咐随身嬷嬷派宫车送莘菲回家,在分开之前,赵宣琳拉着莘菲的手,“姐姐不必过于担心,一切有妹妹呢。日后妹妹也定要姐姐不再受贫寒之苦。”
莘菲大为感动,用力握了握赵宣琳的手,“多谢妹妹还为姐姐考虑这么多,姐姐感激在心。但姐姐一直相信事在人为,英雄不问出处,姐姐并不在意此事,妹妹也不必如此挂心。”
二人就此分开,莘菲想着时辰还早,便叫宫车先回侯府,虽是端淑公主有命,但莘菲也这么离开侯府几日,误了妙姐儿的功课,也得向老太夫人请个罪才好。
这么想着,护送莘菲的车队就已经到了侯府门前。书儿、篆儿搀了莘菲下车来,莘菲便向赵宣琳委派的两位宫里的嬷嬷福礼,“劳烦两位嬷嬷了,莘菲多谢了!还请嬷嬷向公主代为传达莘菲的谢意!”
两位嬷嬷也还礼:“姑娘客气了。老奴分内之事。”说完便引着车队yù还宫,书儿赶紧上前向两位嬷嬷奉了装了谢银的荷包。
待宫车远去,莘菲转身yù进侯府,才发现侯府门口早已聚集了许多下人,莘菲的这一趟出门已经惹得府内众人议论不已,这会子看见莘菲又是由宫车和宫里的人送回来的,而且宫里的嬷嬷对莘菲如此恭敬的态度,更是惊的厉害,莘菲平日在府里甚是低调,因此府里众人对她也是平平。
如今看见莘菲如此大的阵仗,自是要来看看莘菲到底是如何的人了。
看见侯府的下人或艳羡或惊疑的打探的眼光,莘菲淡然,带着书儿、篆儿穿过人群,径直去向老太夫人的庆安堂。
刚到庆安堂垂花门口,红菱便迎了出来,莘菲朝红菱笑笑,携着红菱的手走进庆安堂的正厅。
正厅里摆放着大的冰碗,因此厅里也是十分凉慡的。老太夫人依旧是靠在竹席软塌上,旁边有小丫头打着扇,见莘菲上前行礼,便坐起身子,连声叫着身边的人搀扶起莘菲。
“公主接你去避暑,是你的福气,也是咱们侯府的福气。咱们该心怀感恩之心。”老太夫人笑说。
莘菲称是,老太夫人这才让莘菲坐在榻前的一个湘妃竹凳上,莘菲坐定,老太夫人才问起这几日与公主相处的事qíng,莘菲都据实以答,只是隐去了与四皇子赵宣洵的那段对峙不快。
说了几句话,老太夫人便流露出些许倦意,莘菲便起身告辞,老太夫人也不qiáng留,只吩咐红菱将莘菲送了出来。
红菱将莘菲送到庆安堂大门之外了,莘菲才将袖在衣服袖子里的一个宫制的珐琅盒子递给红菱,“这个是宫制的茉莉香粉,最是清慡细腻,扑在脸上颜色鲜艳,姐姐也试试。”莘菲道。
“这么贵重的东西,奴婢怎么担得起,姑娘折煞奴婢了。”红菱赶紧辞道。
“你看你,又来了。我从不把你当奴婢看,叫你拿着便拿着吧,原是我的一番心意。”莘菲故作恼怒道。
红菱见状便只得收下,拿帕子包好了也袖到了袖子里。“姑娘这会子与公主jiāo好,老太夫人自是高兴,但府里也有些看不得别人好的人有些非议,姑娘自己当心点。”
莘菲早已想到这点,但红菱的提醒还是让她很高兴,便握紧了红菱的手,“多谢姐姐提醒,莘菲省得。日后还要姐姐在老太夫人面前多多照应着。”
红菱也微微回握了莘菲的手,“姑娘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说话间,便已走出了庆安堂很远,红菱告辞回去,莘菲也自去chūn华居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