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家小铺子,一年需要三十二两银子的租钱,温柔咬咬牙赁了下来,然后她的全部家当就只剩八两银子了,去旧货铺子抬了些还算齐整的家什回来,又置了些开铺子需要的碗筷桌凳,没怎么花用,那银子就像水一样流了出去,最后总算把铺子和住屋收拾得差不多了,钱也花光了。不得已,她将那镀了铜的银镯和银簪卖了,换回五两银子,才置够了食材,挑了个吉日,就要开张。
整理铺子的这段日子,众人都忙坏了,小环和温刚每日要在东市和西市往返数趟,搬运一些细软物件,温妈妈负责收拾打扫,叶昱忙着将原住处那院子里的花糙,尤其是温柔最宝贝的番椒和六月柿挪到新住处的院子里栽种,还要陪着温柔去大肆采购。最忙的当然还是温柔,从里到外大大小小的事,她都必须一一张罗,还得抽空将要卖的食物罗列出来,让温刚拿大字卷写出来,贴在扑面最显眼的墙上。
好容易挨到新铺开张那日,叶昱候着吉时在外门点响了一串鞭pào,踩着架竖梯将牌匾挂到了门头上。温柔站在底下观望,见“温家食铺”这四个字写得还是蛮挺拔清峻的,当然,他们可没钱请人来写,这牌匾上的字都是出自叶昱之手,至于那十分没有特色的铺名,不用说,肯定是温柔这没创意的家伙想出来的。
“新铺开张,恭喜恭喜!”
“恭喜发财,今后大家一起做生意,彼此都要多多照应啊!”
“小小贺礼,不成敬意,温掌柜不要见笑啊。”
……
温柔没想到鞭pào一放,邻近铺子的掌柜们都带着贺礼来道喜了,虽然他们带来的贺礼都是自家铺子里卖的一些吃食或是随份凑了点钱送来,但礼轻qíng意重,温柔还是觉得很感动。古代老百姓毕竟淳朴得多了,和气生财是商人们做生意的第一原则,哪像现代,新开家店面,没准还要被邻近的店铺老板咒骂几句呢!
收了贺礼,相互客套几句,自然要留人尝尝自家卖的吃食,温柔那小小的铺子一下子就被挤得满满当当,看上去还真有点生意兴隆的模样。一群掌柜,围在墙上贴的字条前好奇的探究,这个喊说要一碗七星鱼丸,那个嚷道一客生煎,叶昱守在旁边默默记牢,报到厨下,温柔和小环便动手料理起来,温妈妈则忙着抹桌端碗,帮着叶昱招呼人,温刚此刻闲着无事,站在外头迎客,院子里,还有原先那个被雇来包粽子的伙计王顺在忙着劈柴洗菜剁ròu馅,一切被打理得井然有序,分毫不乱。
“哎,这碗不是馉饳儿么?怎的却叫太平燕?”
吃食上来后,众人都忙着尝鲜,其中一位谢掌柜从面前的青瓷碗里舀起一只太平燕,端详了半天,忍不住问出了声。
他身旁的李掌柜在láng吞虎咽的百忙之中偏过头来瞧了瞧,张着他那塞满食物的嘴含含糊糊道:“包法不一样嘛……你仔细瞧瞧,不像馉饳儿!”说完,他就低下头去继续消灭他要的生煎馒头了,二三口解决掉一个,竟也不怕烫。
谢掌柜闻言点了点头,将那只太平燕送入了嘴里,一口咬下,只觉外皮滑嫩软韧,ròu馅香脆鲜美,满嘴里都是浓浓的ròu香,连忙细嚼两下,小心翼翼的咽下肚去,再喝了一口猪骨久熬出的清汤,惊赞道:“这皮子,拿什么做的?怎么口感这样滑嫩,一点都不粘牙?”
“老谢,瞎问啥?你让人家掌柜说是不说?这可是人家的秘方!”李掌柜终于解决掉了那颗生煎馒头,又要了一碗七星鱼丸,边尝边赞道:“不错!这家的吃食,还真是别有风味!”
他们说话的声音挺大,在厨下忙碌的温柔都听见了,不觉转过头去与小环相视而笑,看来这些吃食,能够被众人接受呢,日后的生意就算不红火,也不至于太差。
至于那太平燕,说穿了不过是有名的小吃ròu燕罢了,又有个名字叫小长chūn,只是做起来倒是真的麻烦,那皮子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jīng选的新鲜猪腿ròu反复捶打而成,极费工夫,就连ròu馅都是掺和着鲜鱼ròu、鲜猪ròu和其他一些配料一起剁泥而成,若不是温柔这家店里卖的吃食种类不多,不过是小笼汤包、生煎馒头、太平燕、七星鱼丸和桂花凉夏这寥寥五种的话,就真要忙不过来了。
第九十二章 长虑后顾
食铺开张头三天,生意异常火爆。古代虽然没有发达的广告,但是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也是不差的,毕竟老百姓不会同自己荷包里的钱过不去,他们要是夸好,就必定是真的好,因此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东市小食街上开了一家风味独特的小食铺,那里卖的吃食用料jīng细,份量又足,味道还好,只是价钱稍贵些,但一分价钱一分货,住在左近的人家,生活略宽裕些的,都赶着来尝,吃过了,自然赞口不绝,渐渐成了温家食铺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