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贵妃听了,沉默了一会,不过还是说道:“遥儿,母妃知道你为母妃报不平,可这是宫中,就算皇帝宠着你,可毕竟你不是皇家血脉,你姓萧不姓梁,德妃和永平母女两个嫉恨你也算qíng有可原。一个外姓之女得封一品固国郡主,而永平这个皇帝亲女只是个三品公主衔,皇帝对你可算是隆恩浩dàng了。越是这样,你越是要知道感恩,不能给皇帝添麻烦。你和永平相争,手心手背都是ròu,那不是让皇帝难做吗?”
萧天遥听了回道:“母妃,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这么任xing了。还有母妃,我知道你为什么处处忍让太后了,因为你在乎父皇,而太后毕竟是生养父皇之人,你不想父皇难做,才自己受委屈也要顺着太后。哎!父皇真有福气,有母妃这样的贤内助!”
俪贵妃故意板着脸说道:“看来本宫是没罚过遥儿,让遥儿胆子肥的都敢打趣你母妃了。”
而萧天遥自然又是一阵讨饶。
而在梧桐殿的角落中战着的小太监则是低下头,准备好好的把今天听到的话给皇帝身边的大总管周得福送去。他相信,只要他好好的效忠皇上,以后小命得保富贵可得。
而经过半年的时间,严卜源在护国书院也算小有名气。和童止戈和粱怀峰等人已经成了好兄弟。而这段时间,严卜源很是烦躁,特别是通过童止戈见了孟应诺,他总觉的孟应诺对着他很怪异,虽然看着对着他孟应诺很热qíng,可直觉告诉他,孟应诺的眼里看着他时有太多他看不懂的东西,本能的让他有了危机感。
严卜源从小生活在严府那样的环境中,心思自然比一般孩子早熟,特别是在严府要不是严卜源懂得藏拙和装傻,说不定严家主母早就gān掉他了,哪还能让他到罗家求一条生路。
而在罗家,严卜源对着青丞的了解,知道青丞喜欢单纯一些的孩子,他就故意往着那方面靠近,收起了自己的心思,他在乎青丞。不希望任何可能的外在因素使得青丞远离他。可这不代表他是真的单纯,特别是经过顾肃和竹嬷嬷单独的教导,他很早就知道了逢人只说三分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只有对着青丞时,严卜源才会故意的把自己当做小孩子,也只有在青丞面前,他收起了满身是防备和心思,只希望青丞喜欢他。
而在护国书院中,他也确实感觉到了自己所学的用处,更是收服了几个不错的学子。可这段时间,他感到了烦躁,特别是在他知道顾肃和孟家有联系的时候,孟应诺的结jiāo,让严卜源觉得自己一直有意忽视的东西恐怕要揭开谜底了。
第74章 明了
严卜源一直都感到奇怪,毕竟他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他小,可不代表他不清楚。所以,在他看来,竹嬷嬷夫妇以报恩的方式无怨无悔的跟着他来到罗家,心中是有疑问的。特别是他渐渐长大,竹嬷嬷夫妇表现出来的学问气度都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
他原先以为是严家在背后为着他做的事qíng,虽然心中有些疑问,可除了严家他不知道还有谁会做。可等到了顾肃拿了护国书院的名额时,他知道他的猜想是错误的。如果严家能得到护国书院的名额,一定会给自己的嫡子弟弟,而不是自己这个已经被放弃的庶长子。
所以,那时候,他多疑可又不能说,而他又想留在青丞身边,所以他拒绝了。可青丞得到了孟知府的看重,要来国子监读书,严卜源不希望被在乎的人再次丢下,即使知道不妥,他还是接受了顾肃的安排,进了护国书院。
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说给青丞听,不想成为青丞的拖累,他从小就知道,拖累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抛弃。就如他是严府的拖累,严府放弃了他;而他也是姨娘的拖累,所以,他姨娘厌弃了他。
严府和姨娘在严卜源心中是万万比不上青丞的,特别是在他知道从小跟着他的竹嬷嬷夫妇另有所图时,青丞没有任何目的对他的好成了他最为美好的东西,他不希望这样的青丞因为自己而受到伤害。
无意间发现了孟家和顾肃的联系,让严卜源感到了疑惑,而紧跟着孟应诺的刻意接近,让严卜源知道了,他身上肯定有什么秘密。因为他在顾肃和孟应诺眼中看见了一丝郑重。
半年的时间,在严卜源的默许下,孟应诺已经和他成为了很亲近的朋友。虽然,严卜源更喜欢和童止戈在一起,可他感到和孟应诺一起才更能qiáng大自己。
这天,他应邀在孟应诺的别院中做客。午间,孟应诺特别拿出了上等的梨花白,在童止戈的撺掇下,严卜源喝了一壶,先前还觉得没什么,可过了一会就感到脑袋昏昏的。严卜源就被童止戈给扶到客房中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