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盒因为长时间放置在桌子上,表面已经落了一层薄灰,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盒子里面的东西。
“这是玉佩?”韩睿看着那安静的躺在柔软丝布中的白色玉器,见上面有用镂空刻法雕刻出的“长宜子孙”字样,便低声说道:“看起来不错。”
一旁的楚辰在看到那玉佩后略感惊讶,他没想到林鹏竟然会将这么贵重的东西作为jiāo换,这说明对方的确是认识到了那本书的重要xing。
从韩睿手中接过那白的几乎没有瑕疵的玉佩,楚辰挑起嘴角,说道:“这是乾隆年间仿汉代所做的长宜子孙佩,长,是长远、长久之意,宜,君子宜知,子孙,万代也。”
说完,楚辰看了看玉佩两侧“乾隆年製”和“必字一百三十七号”的款识,见这玉佩是用最上乘的羊脂白玉所刻,不由叹道:“乾隆皇帝认为‘玩物应存师古qíng’,所以在那个时期,内廷各处都十分注重仿古,这块长宜子孙佩就是仿制的汉代造型和纹饰,看这编号,估计有一百余件同类的玉器,这块应该是当时流散到宫外的那部分之一。想不到林鹏那小子这么大方,拿这东西来换那本书,这块长宜子孙佩可比那只斗彩瓷杯值钱多了。”
乾隆时期的宫廷玉料一般都是新疆和田地区贡入,其中又以羊脂白玉为上乘之材。羊脂玉细腻润泽,温雅纯净,再配以汉代长宜子孙佩的蓝本,制作工艺更显jīng美奢华,正是典型的清代乾隆仿古风格。
有了这块玉佩,楚辰顿时觉得之前的辛苦都有了回报,三坊村那一趟并没有白忙活。
将长宜子孙佩重新放回木盒中,楚辰凑到韩睿耳边,语气暧昧的说道:“把它收好,这是我送给你的定qíng信物。”
韩睿怔了怔,没有理会楚辰的调戏,兀自在茶几上找到纸巾将木盒仔细擦拭gān净,然后率先走出房间。
坐韩睿的车来到桂秋堂,楚辰刚下车就被领班的经理叫走了,说是有个大客户一早就过来鉴定宝贝,指名点姓的要楚辰去,已经在会客厅等了许久。
本来想陪韩睿在办公室整理东西的楚辰无奈,只得让韩睿自己先随便看看,他等下再过来。
楚辰走后,领班的经理见韩睿坐在办公桌前发呆,便过去对他说道:“二少爷,你可以先看看这份企划。”她将书桌上的一叠资料jiāo给韩睿,继续道:“这是为元旦拍卖会准备的特别企划,到时候会有几个手艺人带着东西过来,据说都是价值不可估量的宝贝,具体的内容全在这份资料里。”
“元旦?”韩睿拿过那份资料,想了想说道:“手艺人……就是?”
点点头,经理小声说道:“就是盗墓贼,大少爷说了,都是不好惹的家伙,让我们早点做好准备,把他们伺候舒服了,尽量不要引出麻烦。”
“明白了。”韩睿微微颔首,看着手里的资料,忽然想到,元旦之前就是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要不要送楚辰一份礼物?
发现韩睿眼睛盯着资料,似是已经陷入沉思,领班经理便悄悄退了出去,并随手将门关上。
桂秋堂每年元旦都会举行一次特殊的拍卖会,届时各地巨头都会前来捧场,而拍卖的东西也都是这一年中手艺人手里保存的最好的东西。有些手艺人甚至会为了这次拍卖特意寻得几件宝物,就等着在拍卖会上卖出一个好价钱。
这手艺人,指的自然是那些下地寻宝的盗墓贼,盗墓和古董买卖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流水线,有盗才有卖,有卖才有买,盗墓贼虽然gān的是最苦最累的活,赚的也是最基本的收入,但在古董商眼里,他们才是这一行的宝贝,没有盗墓贼,桂秋堂这一年的进账起码要少一半以上。
而在盗墓贼眼里,韩文清这类的古董大家也只是一个将宝贝出手的端口而已,那些常年在地下进行活动的家伙,见识过的东西远比坐在店铺里喝茶鉴宝的古玩商要多的多。他们中的一些人十分神秘,神秘到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搞到那些匪夷所思的物件的。
粗略看了一遍资料上的内容,韩睿皱起眉,发现里面很多东西他都没有见过,甚至是闻所未闻。
有一瞬间,韩睿甚至觉得,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有几个只看名字就觉得古怪无比,完全不像自己平时所见的那些古董。
不过想起之前丢失的那只禹王鼎,韩睿又觉得这些也没有什么,毕竟那缠缚在禹王鼎上的龙狐,并不是一般人可以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