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_作者:回眸已半夏(301)

  莫二爷想起他爹看到黎锦的字后,那忍不住想要跟他切磋的模样,对待黎锦很是客气。

  莫二爷少年时在京城里横着来,狂妄之余遵循的只有一句话‘莫欺少年穷’。

  那会儿,他觉得自己会比他爹更厉害,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

  如今他三十好几,自然也不会因为黎锦年纪小而轻看了他。

  起初交流还有些尴尬,但说到算经、造船、远航,莫二爷就来了兴致,甚至还让黎锦给他画图纸。

  一边看一边拍手:“这个好!”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黎锦下楼的时候,那群举人已经不见了。黎锦给伙计点点头,就往家里走。

  与此同时,那群举人们缩在茶楼的包间里,一个个小声讨论。

  “这可怎么办,真的要祸从口出了……”

  “别、别慌,我们出来的时候小二不是还说幸好他们书肆隔音好,掌柜的在二楼听不见。正好黎先生也不跟我们计较么。”

  那个叫君卓的解元已经在茶馆听闻了黎锦最近的所作所为,内心只余下佩服。

  他沉思了一会儿,道:“黎先生不与我们计较,那是他大人大量。我们也得表现出诚意来。我们算是到京城比较早的考生,后面来的指不定还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得在他们说出这等言论前拦住他们。”

  君卓到底是他们一省举人的领头人,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附和:“君卓说的有道理。”

  下月初九春闱,只剩下短短三十天,黎锦停掉了书房的地龙,只留下一个火盆。

  他开始训练自己抗冻的能力。

  虽说一般情况下他洗的都是冷水澡,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春闱不比以前的县试和院试,春闱得考整整九天,夜里没有被子,号房的门板若是透风,晚上绝对睡不好。

  指不定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发烧了。

  黎锦跟小夫郎说了,自己夜里留宿在书房,提前让身体进入这种状态,以免考试时候掉链子。

  他还记得自己之前喝多了酒,怕熏着他,晚上想分床睡,夜里小夫郎一个人委屈的捧着蜡烛来找他,所以得提前沟通。

  如今这种情况,秦慕文纵然心疼,也只能同意。

  黎锦则揉揉他的脑袋,只说了一个字:“乖。”

  第135章

  近日来,除非黎锦忙的脱不开身,一般情况下都会跟着祝善去都水清吏司研究船只的改造。

  为了让身体快速适应寒冷,他甚至只穿着薄薄的夹袄。

  寒冬季节,除了上朝的官员外,没人穿的这么单薄。毕竟官员们面圣之时不能有碍观瞻。

  而路上行人的衣服都是有多厚加多厚,就连祝善都裹得稍显臃肿。

  一路上,祝善瞅了黎锦好几眼,虽说他知道黎锦马上就要参加会试了,京城里也有很多高门子弟会像黎锦这样发狠地‘折磨’自己。

  但理解归理解,他看着黎锦那样都觉得冷,可又没法劝说黎锦。

  毕竟会试才是最重要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一阵萧瑟的寒风吹来,祝善丝毫不顾风度,双手各自抄进袖口里,仿佛要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才善罢甘休。

  又过了一旬,祝善再次跟黎锦走在一起,他不禁对黎锦身体的适应能力感到十分钦佩。

  毕竟最早黎锦穿的这么薄,偶尔还会打个喷嚏,面色上也能看出来他在极力的忍耐。

  可如今黎锦行走间已经面色如常,好像完全感觉不到冷风一样。

  祝善问他,黎锦笑道:“习惯了。”

  这真的不是他体质特殊,只是因为他每日锻炼和冲冷水澡已经坚持六年了,身体底子在那儿,才能调整得如此迅速。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会试前夜。

  秦慕文认真的给他收拾书篮,一遍遍的清点物品。

  就连考场上的吃食,秦慕文都问了不少邻居,做了好些花样,可最后能带进去的也不过三个葱油饼,一些白菜叶,土豆和烤干的馒头片。

  其实若想带肉今去也不是不可,只是书篮大小有限,若是考生能装得下,也就随他去了。

  但黎锦觉得肉不容易带,就算是家里人做好了,进入号房后也得用水烫热了才能吃。

  春闱的炭盆可不仅仅做饭用,还得取暖,无数‘先辈’用血泪凝成的经验就是一个字,省。

  故此,黎锦跟秦慕文交流过后,还是打算带一些简单的干粮,反正也只有九天,熬过来就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