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_作者:回眸已半夏(80)

  随后等吴大夫确认无误后,再让周贵抓药煎药。

  因着黎锦之前鬼门关救人,名气很大,病人看到他,也觉得心里有底。

  就在他诊治到第五个病人的时候,后面排队的人突然喧哗起来。

  “那不是飘香楼的人吗,怎么出来了?”

  第36章

  飘香楼,又称飘香苑。

  自打黎锦穿越过来,他就隔三岔五的能听到身边人提起这个镇子上的青楼。

  但他每日忙的跟陀螺似的,根本没有机会去细究原主跟头牌之间的关系。

  反正听李柱子的语气,大概也就是原主单相思、苦恋无果。

  总之,就是原主这边剃头地挑子一头热,人家头牌根本不理睬他。

  故此,穿越过来这么久,黎锦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的时间还得留着自己过好日子,而不是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哪想到,第一天坐诊居然就能碰到飘香苑出来的人。

  黎锦给面前的病人诊脉,让他口述自己的病情,之后对症下药,再让吴大夫过目。

  浑然不在乎周围人说了什么。

  他想,如果是来看病,那好说,他本职就是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使命,他自然不会推脱。

  但若是搞其他的幺蛾子,那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黎锦开的药方跟时下大夫惯用的药方大致相同,但却有细微差别。

  因为他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细微的调整某一种草药的用量。

  吴大夫看了后,颇有些奇怪,他觉得这张方子上白芍用量有点少啊。

  但他也没有第一时间质疑黎锦,而是再去问一遍病人的病情。

  听到病人口述之后,吴大夫才发现,原来黎锦开的这个药方才算是做到了真正的对症下药。

  这终究只是镇子上的医馆,教学徒的大夫们都医术有限,一代代传下来后,大家基本上就是固定背几个方子。

  看起来病症符合就开药,不符合就说无力医治。

  这些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黎锦开过来的五张方子个个不重样,吴大夫把药方与病人的病情对应上后,只觉得豁然开朗。

  以前死记硬背的东西都好像渐渐活络起来,有融汇贯通的趋势。

  那个病人见吴大夫盯着药方,有些担忧的问:“吴大夫,可是药方有问题?”

  吴大夫捋着胡子,道:“哪有问题?我在感慨黎大夫医术高明,吃了他开的药,七天保你药到病除。”

  病人惊呆了,这话不是只有跳大神的才会说么?

  他家穷,可没钱请人跳大神。

  不过,既然吴大夫都这么说了,他心里也有了底,不再像之前那么愁眉苦脸。

  周贵给这个人抓了药后,站在黎锦身后,高喊:“下一位!”

  人群小声嘟囔的声音戛然而止,黎锦只觉得一阵香风飘来,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作为医生,他习惯了消毒水的味道,对香气刺鼻的香水、香粉有些接受不能,淡雅的一点的木香他还是可以接受。

  来人带着面纱,身边有一个高大的嬷嬷,还有另外一个看起来十三四岁大的丫鬟。

  丫鬟一直搀扶着带面纱的女子,嬷嬷则说:“我们姑娘最近脸色不太好,还请大夫瞧瞧。”

  黎锦听到这话,抬眸一看,只能看到面纱。怎么瞧病人的脸色?

  但他也没恼,先把脉就是,如果脉象上什么都看不出来,那他直接说无能为力就是。

  这一把脉,黎锦眉头再次皱起来。

  脉象如珠,圆润光滑,跳动的十分利索。

  这分明是喜脉!

  黎锦又确认了一番,抬手,问病人:“你自己对自己的情况可有所了解?”

  那带着面纱的女人并不说话,只是直直的盯着黎锦看,就算隔着一层纱,黎锦都能察觉到她的视线。

  黎锦想,恐怕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头牌了。

  于是他本着医徳,又问了一遍。

  那头牌依然直勾勾的看着他,并不说话。

  黎锦不打算过多纠缠,直接说:“姑娘的病我没法治。”

  怀孕这种事情,当众说出来,就算是青楼女子,也很影响声誉。

  人群哗然:“难道是花柳病?”

  此刻,不仅是那戴着面纱的女子,就连她旁边的丫鬟也变了脸色。

  那嬷嬷怒道:“你们可不能虽然污蔑我家姑娘!”

  黎锦站起来,还不等众人说话,他先开了口:“花柳病有得治,这位姑娘病从心起,需要自己调理,我才无法医治。所以,请大家不用胡乱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