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寄回帝京?”乔思林眨巴眨巴眼,愣愣的问道。
洛骁有些好笑:“是给钱副将。”搁了笔,似是想到什么,眸色略有些深沉,道,“已是深秋时节,北域正是物资紧缺的时候,近来边境大约不会如何太平,只怕不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此刻前线有钱副将驻守,但却也不可大意,还须得另行布置,多加防备才是。”
乔思林瞧着洛骁凝重的神qíng,一拍自己的脑门,不由得几分暗恼:这一番折腾的,倒是把自己的正职给忘了。
将洛骁的信揣到怀里,口中忙道:“将军放心,属下这就去将信谴人送与钱副将。”
说着,拔脚就往营帐外头走,只是方走到营帐口,却还是忍不住回头瞅着洛骁问了一句:“那,太子爷那头……将军就不管了?”
洛骁眯着眼看着乔思林,半晌,笑了,开口时声音无什么起伏,咬字倒是清楚得很,一字一句的:“那可是大乾的太子殿下。”
乔思林挠了挠头,也傻呵呵的笑了起来,终于也不再多问了,点了个头,撩开营帐的门,大步地离开了。
*
帝京自闻人久提出将名泽之乱的几名主犯从宽处理,实行招安之策后,原本就争锋相对的朝堂此刻更是暗涛汹涌,一触即发。
打了胜仗的芊泽将军于朝堂德荣帝召见之时,亲口婉拒了德荣帝对她平乱一事的赏赐,转而跪地恳求天子网开一面,求德荣帝予以此事主犯一个赦免。
而更为蹊跷的是,一向与太子党派不睦的薛家此次倒是一反常态也打起了招安的名号,再瞧着朝堂上六皇子闻人舒明里暗里的意思,仿佛是归顺了太子党派一般。
这对于帝京的世家来说,影响倒是比几个不足为患的bào、民生死要深远的多了。
皇宫。栖凤殿。
“臣妇叩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镇国公夫人被领路的宫女带进栖凤殿,甫见着李嬷嬷跟着皇后出殿来迎,立即高呼了一声,略有些艰难地俯身,朝着身前着了一身锦衣凤袍的女人跪了下去。
皇后瞧着镇国公夫人已然斑白的鬓发,脸上隐约见得波动,但到底也没表露出来,只是快步迎上前去,姿态端庄地虚扶了镇国公夫人一把,声音却是柔的:“娘亲快快起身罢,殿中无旁人,何须如此多的礼节!”
镇国公夫人应了一声,瞧着皇后的面容,竟是哽咽不能语。
皇后拉过她的手,道:“此处风大,只怕娘亲受寒。还请娘亲随我去内屋一坐罢。”
镇国公夫人勉qiáng止了泪,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道:“如此甚好。”说着,这才随着皇后朝着殿内走去了。
直到将镇国公夫人领进自己的寝宫,皇后才领着镇国公夫人坐了下来:“娘亲此次前来舟车劳顿倒是辛苦了。”
郑国公夫人眼眶又是微润,道:“香儿一入宫门,与我再难相见。如今为娘的想念自己的女儿,入宫瞧瞧,又谈何辛苦呢?”
听自家娘亲字字恳切,皇后也不禁有些感慨,坐在镇国公夫人身边母女二人话了话家常,直到宫女进屋换了三趟茶水了,那头皇后才忍不住出口问道:“不过,娘亲此次前来,父亲可有什么吩咐?”
镇国公夫人听得皇后的话,眼神微微怔了一怔,甫一准备开口,视线却落到身后,yù言又止。
皇后便明白了她的意思,朝着李嬷嬷使了个眼色,见着李嬷嬷点了个头掩了门,朝着屋子外头守着去了,这才对着镇国公夫人道:“娘亲说罢。”
镇国公夫人闻言,谨慎地又四处环顾了一圈,这才点了个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递与了皇后,道:“这是老爷特地让我带来jiāo于你的。”
皇后点了个头,伸手将信接过来瞧了。郑国公夫人见她接了信,便道:“老爷让我转告你,六皇子似是已与太子结为盟军,现下朝中新贵与卫、陈二家都成了太子麾下……”言至此,像是惧怕隔墙有耳一般又微微压低了声音,气息轻的几乎听不见一般,“朝中所言的太子式微只怕不实。现下……老爷的意思是,还需得香儿去圣上那处替七皇子寻个心安。”
皇后收起手中的信件,抿了抿唇,蓦然出声道:“却不想一个不及弱冠的孩子,这会倒让父亲都慌了神。”
镇国公夫人叹了一口气道:“却也是不得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