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穿越之福临门_作者:渔小乖乖(190)
na_kuner是其中一个民族的名字。
“dangm信仰三首神,就是有三个脑袋的神。你们不信没有关系,但如果有个dangm在你面前把木雕三首神像举过头顶时,你最好能对神像行合十礼。这样,dangm就接纳你们成为他们的朋友了。”
“喜欢在衣服上别羽毛的是fangso族,他们的酒也酿得极好。”
“身体qiáng壮的男人,比如说像这位哥哥这样的,你们最好不要主动去和腰间别着小鞭子的女人说话,她们会把你们抢走当丈夫的。额,不对,不能说是丈夫,她们一直是女人当家,男人地位低。”
……
祁明诚学语言学得很快,等到了南婪时,他已经会说一口不错的南婪官话了。并且,他还把阿森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全部记了下来。等他有了时间,那么《祁迹》的第二卷就可以开始动笔写起来了。
乐山把大本营设在了青青镇上。这个镇子已经比较深入南婪了。镇子不能算是繁华的,但正因为它不繁华,周边的无主之地才有很多。算着祁明诚一行人到来的日子,乐山早就准备好了住的地方。
“已经买下来的地都记在上面了。”乐山直接把账本抱给了祁明诚。他是沈灵的家仆,一心一意为沈灵办事,并没有什么争权夺利的心思。沈灵嘱咐他要听祁明诚的话,那么等到祁明诚到了后,他就把账本、剩余的银票等都jiāo付到了祁明诚的手里。并且,他还把自己最近做的事qíng都汇报清楚了。
祁明诚接了账本,没有急着翻看,说:“我带了些粮食的种子过来,你派人去接一下。还有我对于这边的qíng况不是很了解,带过来的那帮人,先让他们休息两天,然后由你安排他们gān活吧。先要把这些买下来的地方都开垦出来,至于具体要种什么,我们结合实际qíng况和老人们的经验再做决定。”
开荒开出来的地自然有好有坏,坏的地也不是没用了,总有一些农作物对土地的要求并不高。所以祁明诚才会尽可能地多准备了一些粮食种子。他带过来的那些灾民中有几位老人。祁明诚对于老人很尊敬,因此当他去请教问题时,老人恨不得把自己存了一辈子的经验全部毫无保留地掏出来给他。
“对了,镇上有没有什么当地势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祁明诚又问。
乐山想了想,说:“我当时选择青青镇作为发展起点,是因为这个镇子上的人一点都不排外。据说,曾经有一位诗人被流放到了这里,他jiāo给了当地人很多有用的东西。诗人去世后,镇上的人记着他的恩qíng,就把他的故事一代代传了下来。所以,青青镇这里的人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很热qíng。”
因为诗人是从京城来的,乐山也是从京城来的,于是当地人就爱屋及乌了。
“是哪位诗人啊?”祁明诚忍不住问道。
乐山摇了摇头,笑着说:“如祁先生您这样饱读诗书的人,指不定能猜出那位诗人是谁。我却是完全不知道的了。毕竟,那诗人是两百多年前被流放到这里来的,算算都是前朝末年的事qíng了啊!”
两百年前的恩qíng被记到了现在。
哪怕当时的人们早就已经死了,诗人的名字都已经被模糊了,可是做长辈的依然坚持把他们幼时从自己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再说给小辈们听。他们会始终记得那样一个人,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改变。
在两百年后的今天,哪怕乐山和祁明诚这一帮人和那位诗人之间并没什么关系,但就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个远方,于是当地人传承了好几代的感恩之心便也惠及到了他们的身上,让他们从中受益。
希望祁明诚他们能把这一切继续传承下去,不要破坏其中的美好。
第95章
南婪的日照很足,雨水也很多。祁明诚不是很习惯这样的气候。不过,他一定会尽快习惯的。
到了南婪的第一晚,祁明诚给赵成义写了信。他仿佛有很多话想要说,等到真的落笔时,qíng绪却被粗bào地一分为二了,一边的qíng绪总结下只剩下了“诸事皆安”四字,另一边总结下就是“想念”。
诸事皆安,望你无忧。
甚为想念,君当如是。
祁明诚放下了笔,忍不住对着信纸发了一会儿呆。
信写好了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就寄出去,得攒上一段时间,等到祁明诚有时间去吉九城时,他才能找到送信的渠道。吉九城就是景朝中最靠近南边的一座城了,吉九城中的官员是由景朝朝廷指派的。
从名义上来说,包括青青镇在内的诸多镇子、寨子、村子都在吉九城的管辖范围内,但其实吉九城对于下面乡镇的管理力度几近于无。很多官员被派来吉九城后,都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人之中,他们只求在自己的任期不要发生什么大型的民众冲突就好了,至于立功什么的,他们是根本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