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_作者:八月薇妮(1547)

  君生道:“伤都好了,只是近来都没唱,怕比先前退步不少,惹的王爷不喜。”

  赵穆瞥着他,点头道:“嗯,也越发会说了。”

  君生一笑:“不知王爷想听哪一出?”

  赵穆闭眸想了会子,道:“就清唱《楼台会》里的一段儿吧。”

  这《楼台会》,说的却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跟梁山伯之间的故事。

  君生思忖道:“这个本是对唱最佳,既然如此……且献丑了。”

  他想了会儿,便略清了清嗓子,唱道:“记得糙桥两结拜,同窗共读有三长载,qíng投意合相敬爱……”

  赵穆转头看着,手指微微地在桌上敲着打拍。

  君生唱道:“可记得你看出我有耳环痕……可记得十八里相送长亭路……”

  他虽多日不唱,但初初启口,仍是声音清柔婉转,绕梁三日,令人倾倒。

  云鬟在旁听着,手中握着那盏碧螺chūn,因这般腔调,思绪不由又回到畅音阁里那夜,一时虽然吃的是茶,却几乎醺然而醉!

  忽听静王道:“谢先生是不饮而醉么?为何脸上竟这般红?”

  云鬟微微抬眸,果然见静王正打量着,也不等她回答,便又道:“不如且去歇息片刻。我也正有几句话同君卿说。”说着便唤了人来,道:“好生领着谢先生去。”

  云鬟放下茶盏,本yù告辞,因见君生在侧,心中不忍。当即便先随着那下人出厅。

  直到云鬟去了,君生才道:“殿下今番请她来,可是有何用意?”

  赵穆道:“你担心什么?怕本王对她不利么?”

  君生轻轻叹了声:“王爷总该知道,宫内圣上是极看重她的。”

  赵穆才笑道:“我难道还不知这个?父皇留她在宫中任意出入,何等的天恩浩dàng,你可知还有人传说什么?说圣帝是晚节不保,被佞娈迷了心智呢……”

  只因先前太子夫妇身故,赵黼去了辽国,百姓们本就有些议论纷纷,又有传说赵穆宠信个辞了官的刑部主事,偏那主事生得眉目清秀绝伦,比女子更美貌,竟是举世无双似的……

  因此有些人便将这许多事qíng同此事联系起来,私下竟又说是jian佞误国等言语。

  君生也是个消息灵通之人,隐约听了几句,但这般污言秽语,自然不肯说给云鬟知道。

  此刻见静王提起,便道:“圣上是清明之君,自是极有分寸的。王爷总该明白。”

  赵穆道:“我自然是明白的。只是你也不用怀疑我要害她如何,若真这样想,就把我看低了。”

  君生忙跪地:“王爷恕罪。”

  赵穆垂眸:“我自知道父皇留她在宫内的用意,无非是怕她在外头走动,被人所害或者被人趁虚而入,所以不如留在身边看在宫内的好。至于为什么对本来犯下‘欺君之罪’的她这般厚待,自然是因为黼儿的缘故。所以纵然太子哥哥去了,却也仍是只封我为摄政王。只怕父皇心里,对黼儿仍是……”

  赵穆面上透出几分无奈,又几分淡淡地漠然凉意。

  君生道:“王爷……”

  赵穆探手,缓缓将他下颌抬起:“你觉着,在他心目中,我始终比不上废太子,比不上三哥,更加比不上黼儿?”

  且说云鬟随着王府那下人往内而行,走不多时,便止步道:“这位大人,再往内就是内眷所在之处了,只怕我不得入内。”

  上回云鬟从南边儿上京,静王邀约,第一次跟君生重逢的时候,君生曾指着说过,因此略认得路。

  那人道:“莫惊,随我来就是了,我们王妃先前吩咐过,要见先生。”

  云鬟皱眉:先前她跟君生来的路上就说过此事,如今避不开不说,反而要迎上去?

  当即道:“我如今乃是一个无职小民,如何能见王妃的面?这未免不何体统。”

  忽地有人笑道:“先生不必恐惧,王妃召见,也是请过王爷容许了的。”

  云鬟抬眸看着来人,心中一沉:原来这来者,正是如茗。

  双足仿佛定在地上,怎样也不愿再往前一步。

  如茗轻轻挥手,领路人人行礼去了。如茗走到跟前儿,笑吟吟道:“先生何必畏缩惧怕,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