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_作者:八月薇妮(1570)

  云鬟道:“不知……是什么?”

  赵世将目光从她面上转开,垂眸望着自己的手,道:“若是,在朕咽下这口气前,等不得黼儿,那么你便随着朕一同去吧。”

  声音恍若那空中飘过的一缕烟气,虚浮且冷。

  云鬟闻言,却只是略眨了眨眼,面无表qíng。

  赵世轻笑:“怎么,你究竟是不怕呢?还是吓呆了?”

  片刻恍神,云鬟轻声道:“若他果然再也无法回来,我亦不独活。”

  赵世双眸微睁,看了云鬟半晌,方拍着龙椅笑道:“好。说的很好。”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是王治进来,奉上汤药,赵世吃了两口,问道:“几时了?”

  王治道:“差半个时辰便日中了。”

  赵世合眸点头,道:“怪不得觉着有些困倦。”

  忽地对云鬟道:“是了,上次你父亲跟兄弟倒也颇见了些心意,今日年三十,倒是要让你们父女兄弟见一见才好。”

  当即竟给了云鬟两个时辰的空暇,许她出宫跟崔侯崔承相见。

  先前赵世同她说朝堂上的qíng形之时,云鬟面上虽还算平常,心底却是波涛起伏。

  尤其是得知崔印竟也肯为她不顾一切,着实意外之极。

  夏御史说明崔家的人“出首”后,云鬟虽猜不到其中的详细,却也并没什么记恨之心,毕竟于她而言,崔侯府早就淡之又淡,唯一惦念的,便是崔承,其次是崔印跟罗氏,只算一点羁绊罢了。

  故而在知道事发后,唯一所想的,便是不连累崔承等人。

  崔承不会坐视不理,他年少冲动,在云鬟意料之中。

  她从未曾指望的,是崔印竟也能为她奋不顾身。

  因深知崔印天生薄qíng,云鬟对父亲自来极少任何期待,也并无任何倚望。

  毕竟两世,打小到到终,崔印叫她失望的太多。

  却想不到,在这样生死关头,崔印竟能如此。

  如今听赵世如此开恩,云鬟跪地谢恩。

  出了寝殿,灵雨正在外头等候,面有忧虑之色,见她出来,忙问究竟。

  听说许了出宫探望,灵雨见未为难她,先喜欢起来。

  这一次出宫,却并不似往日,头前两名内侍,身后六名禁军,浩浩dàngdàng护送。

  王治早也派人去崔侯府告知,侯府众人听说,反应各异。

  其实云鬟私心不yù去侯府见面儿,然而一则是皇帝旨意,二来,毕竟崔印崔承于朝堂上的父女姐弟qíng意。

  下车之时,门口那些下人们因早有耳闻,深以为异,不免个个瞪眼竖耳,虽碍于有宫内使者在前不敢造次,却也仍暗中着意。

  才yù往内堂而去,便见崔印疾步迎了出来。

  迎面一看,便瞧出云鬟清减憔悴许多,崔印压了心中难过,道:“听说你近来病着,可大好了?”

  当初回京,因掩饰身份,不便相认,也不yù相认,但是此刻那层窗棂纸已经揭开。

  云鬟深看崔印一眼,当即便yù跪地。

  崔印早一把揽住:“鬟儿。”

  云鬟一震,眼中忍不住也湿润了。

  崔印有千头万绪,便勉qiáng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随我回书房去。”

  引了云鬟来至书房,彼此落座。

  虽是生身父亲,此刻相见,却竟无话可说似的,比陌生人还不如。

  云鬟便道:“先前听说在朝堂上,侯爷……”

  这下意识地称呼出口,未免一停,只是大概是先前那疏离的印象养成,原本的那声“父亲”竟是叫不出。

  崔印也自察觉,便道:“朝堂上的事,你听闻了?”

  云鬟定神:“是。为了我,委实有些太过冒险了。”

  崔印道:“这件事是府内闹出来的,我后知后觉,拦阻不及,已经于心不安,若再任由你赴死,我还成什么人了。”

  云鬟听他话中果然似有隐qíng,却不yù打听,只垂眸道:“心中感激之意,无以言语。”

  崔印见她淡淡地,便苦笑道:“这话却叫我如何接口呢。”

  云鬟只当并未听出其意,左右看了一眼:“不知道承儿……”

  今日她奉命回来探看,按理说崔承也该知道,且又是除夕日,不至于外出。可从进门到此刻,竟不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