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_作者:八月薇妮(378)

  此刻先前那人道:“若是朝廷官员都如曹大人这般通qíng达理,懂得同僚相护,那众人又何苦惶恐不安至此?”

  曹墨笑了两声,道:“也不怪你们家大人心慌,委实是那白樘有些太不近人qíng了,先前好端端地还要改动自古以来的‘八议入律’呢,可知朝中百官,暗中也无不恨着他?”

  夏秀珠听到“白樘”两字,因停了步子,又叫晴儿噤声。

  夏秀珠因出身官宦之家,兄长又是御史,自然知道何为“八议”,既是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简单说来,便是皇亲,皇帝故旧,德行出众之人,有大才gān之人,于国有大功,三品以上官员及爵一品位之人,勤于政务,国宾之尊。

  若是这八种人犯了律法,三法司无权审理,只能先上奏皇帝,在皇帝御批之后再行事。

  这对一些皇亲高官来说,自然就如同一张护身符一样。

  然而在前段时间,白樘竟上了一道奏疏,大有撼动八议之意。

  却听那来人也随之道:“这白侍郎也忒多事了,都说他年青位重,将来这刑部尚书之位自也是他的囊中之物,难道他不是大官儿么?好端端地竟给自个儿挖坑,还得罪了这许多人,倒不知是为了什么。”

  曹墨冷笑道:“还有更可笑的呢,因皇上不准此qíng,他不死心,不多久竟又上了一道奏折,提的更是很不上台面的刑律,便是说什么……须要遏制官宦之家蓄养娈宠之风,更若是yín及良家子女,凡九岁以下者,是官员则革职,商贾罚没家产,百姓流放等话……像什么样子。”

  那人叫苦道:“可知正是因为如此,我家大人心里掂掇不安呢!生怕给他捉到了,暗中派人仔细打听,却闻听圣上竟并未驳斥……倒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故而请御史多行疏通才好。”

  曹墨道:“放心。所以说他无事生非,正经的人命官司等还忙不过来,却只管这些无足轻重的,何况……论理说来:这也不过是寻常风气罢了,玩乐而已,你我皆都懂,如今但凡当官儿的,豪富之家,甚至各位王爷家里,谁身边儿没有两个略清秀点儿的孩子伺候呢?倒要他多管闲事?弄得怨声载道。”

  那人连连赞同。曹墨说的兴起,便又道:“我们暗中议论,都说他多半是身有隐疾,不然的话……如何正妻生了公子后不多久亡故了,他一直到如今十多年,兀自是孤家寡人一个,平日里连个花酒都不去喝?不过,看着正经,身边儿原本倒也跟着两个极出色地孩子,私底下究竟怎么样,谁又知道呢。”说到最后一句,便不怀好意地笑起来。

  那人便也跟着笑了,笑得很是猥琐。

  窗外夏秀珠听到这里,便皱紧眉头:她自然也知道白樘其人,只因夏御史素来甚是敬重白樘,也以白樘为他朝中前辈般敬爱,夏秀珠耳闻目染,又听外头那些风评,心里自也知道白樘乃是个难得的清正好官。

  如今见曹墨说的如此不堪,她便有些不喜欢。

  只是如今当着人,且毕竟又是自个儿的夫君,还要顾惜颜面。因此夏秀珠只是隐忍,心里默默地思量,回头该如何提醒一下曹墨才好。

  不料两人说到这儿,那来人因又小心问道:“是了,我听闻监察院内,那夏御史也是个刺头儿?不知于此事有没有妨碍?”

  夏秀珠万想不到竟会提到自己的兄长,忙又留神细听曹墨如何回答。

  却听曹墨道:“他?你放心就是了,他为人虽然迂腐不知变通,然而是个心实愚笨的,不似白樘等那样jian诈jīng明,我稍微哄骗两句他就听信了……何况他是我的大舅子,就算是知道了我从众行事,难道还能为难不成?”

  两个人便又相视而笑起来。

  夏秀珠原本隐忍,听到这里,却再也受不住了,正要走过去质问,晴儿见势不妙,拉住她衣袖,低声道:“奶奶!”

  夏秀珠一顿,两人在外头一耽搁,里面便听见了,曹墨问道:“是谁?”竟快步走到门口。

  他踱步出来见是夏秀珠,微微一怔:“是你?你……怎么会在此?”

  直到此刻,他的脸上仍没什么惊慌或者心虚的表qíng,只是不悦地看着夏秀珠,仿佛觉着她的出现甚是不该,如此而已。

  里头那人也探头探脑地出来,却是个身着锦缎、微胖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