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_作者:八月薇妮(782)

  她的声音很是平静,此时此刻,听着有些似是白清辉那种冷冷清清的声调,但是在赵黼听来,却仿佛惊涛骇làng,雷霆闪电,竟让他整个人呆站在原地,无法动弹。

  云鬟说完,便又走两步,进船舱之中去了。

  当夜,船果然来至津门外码头,虽已经接近天子脚下,却因天晚了无法进城,因此数百艘船只都停在码头处,又有大半儿弃船上岸,寻觅客栈住宿,等待次日再乘车进京。

  艾老爷的船只才停靠妥当,就见后面儿也有一艘船来到,回头细看,却见有个丰神俊朗的青年站在船头,正打量着他。

  艾老爷忙满脸堆笑,拱手作揖:“赵爷,真是巧,这么快又遇见了,赵爷也是要上岸?”

  赵黼只一点头,便道:“我正想呢,不知道哪一家儿客栈妥当,哪一处地方好玩儿。”

  艾老爷哈哈说道:“八大胡同那边儿是最好玩的,要什么有什么,我住在狮子林那边儿的同福客栈,那是极好的,上京的官宦们都住那处。只不过要早些定好,不然晚了就没房间了。”

  赵黼说道:“你像是很清楚这地方,倒是经常来呢?”

  艾老爷还未回答,就听见身后有个声音笑道:“爷见了人就忘qíng了,有什么话,也上了岸再说呢。”说话间,便见艾夫人从舱内走了出来,抬头时候,便又瞥了赵黼一眼。

  淡淡夜色中,赵黼眉头一蹙,此刻,他忽然隐约想起来,曾经在哪里见过这位“艾夫人”。

  第235章

  目下本朝兵部有两位侍郎,一位葛惊鸿,另一位杨侍郎,年事已高。

  赵黼所记不错的话,杨侍郎将于半年后请辞,继任者,是现任的兵部主事隋超。

  隋超乃山东人士,因外出游学之故,不免疏慢了家中,发妻因cao劳过度早早亡故,只有一个妹子伺候父母。

  等隋超考中科举之后,父母也因年老体弱相继离世,隋超便将妹子嫁给当地一名小吏。

  后来隋超入了兵部,声名鹊起,他的妹夫——这名小吏因先前曾进京过两趟,着实羡慕天子脚下的风光。且又自觉在当地碌碌无为,又贪恋京城繁华之地,便百般撺掇娘子,终于选定某日,上京投奔隋超。

  这一赌果然赢了,他们两口子上京之后,隋超于半年后从主事升为兵部侍郎,一人得道,jī犬升天。

  只可惜……隋超是个福大命薄之人,在擢升为侍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bào病身亡。

  当时赵黼也曾去“吊唁”过。

  津门渡是天子脚下第一大渡口,码头上声音嘈杂,三教九流,龙蛇混杂。

  赵黼不敢放松,见底下人搬运行李等,他便一手握着云鬟的手腕,一边儿将此事说明。

  云鬟听罢,说道:“原来这艾老爷,就是前去投奔隋主事的那名小吏?”

  赵黼说道:“应该就是此人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见过他,反而是他的那内人……我无意中曾瞧了一眼。”

  云鬟琢磨问道:“她纵然上京投奔,也是个内宅之人,你如何能见到,又如何偏能记住?”

  赵黼见她问的详细,那手忍不住顺着腕子往下,竟握住她的手儿,又在掌心里轻轻挠了挠。

  云鬟侧目看他,眼神泛冷。

  赵黼倒是不好说,看了她这种眼神,只会叫他越发心动难耐。

  却很是知机地停了,又笑说:“我正要说呢,当时我去吊唁,她就站在灵桌之后,我无意看了一眼……当时觉着……她看我的样儿有些奇异。”

  赵黼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不过一个内宅女子看他的眼神那般,自然也有些印象。

  先前在沧州渡头,那女子抬窗一瞥间,赵黼只觉着略有眼熟,却想不起来,直到方才他跟艾老爷说话,那女子又走出来拦挡,那滴溜溜的眼珠子里似透着几分警觉,又仿佛是憎恨之意,这自然是极少见的。

  联系他们乃是上京去的,只怕无误。

  赵黼便道:“我本要再打听一下他们是否是去投奔隋超的,怕露了行迹,暂且作罢。”

  云鬟垂眸道:“我……也依稀记得,当时好似因为隋超的死,有些风波来着……”

  赵黼笑道:“你果然也记得?”

  云鬟毕竟在王府内宅,听说的不过是底下的闲言碎语,赵黼又不会跟她详说外头的事儿,因此云鬟不免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