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惊讶,艰难地消化了真相,说:“善。”
——平州遇害的五万士兵,活着回来了。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大靖,皇帝听了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之后当场愣住,又再确认了一遍才恍然自己听到了什么。反应快的朝臣立刻跪下,高呼道:“陛下圣明惠泽天下,护佑我大靖天下安泰,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惊醒了众人,百官纷纷出声恭贺,贞元皇帝回过神来,大喜道:“好!好!好!”
连道了三声好字,第一次将欢喜溢于言表。
朱定北听说之后,却是愣在了当场。
这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怎么可能?他记得清清楚楚,前世,这些神出鬼没的海匪就是还海寇的同伙,而且嗜杀成xing,最后朝廷甚至动用三军共同剿匪,才将海患镇压下去。
而今生,这些人竟然引着大靖军杀到了海寇匪窝,甚至没有伤一个人的xing命。
怎么会这样?
朱定北的脸色变得苍白。
这群人提前出现了三年,所有的事qíng就都变了。
那只能说明,最初的时候,这群“bào匪”确确实实地只是一群秉承先祖遗愿,历经险阻要重返大陆的大靖遗民。
而前世,他们在同样的时机——平州军和海寇开战的当口——出现,被我军理所当然地当做了海寇同党,这些对大靖时局懵懂无知的人们,被海寇误导,与平州军相互厮杀,直到朝廷下血本派出重兵剿匪,死伤了大半,从此与大靖结下死仇,成为彻底的海寇同盟。
这一世,董明和在开战后一个月就扭转了战局,使得事态走入了完全不同的局面。
那如果,前世他们也能早一步稳住局面,甚至只是与这些遗民有一场平和的谈话,就不会有之后的数万死伤?不会有之后几年的不死不休?不会让那么多人家破人亡,夫死子亡……
老侯爷见孙儿变了脸色,喜悦的qíng绪顿时消散,急问道:“长生你怎么了?”
朱定北苦笑,摇头道:“阿爷我没事。只是感慨……世事难料罢了。”
第125章 粮价民生
第一百二十五章
贞元二十三年,七月中旬。
笼罩在皇帝和百官都上的乌云也随着南边放晴的天气散去,百官们回家中听女眷们说起要到寺庙拜谢佛祖保佑灾祸过去,纷纷嘱咐老娘老妻给他们给佛祖上点孝敬。
他们当官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这两年似得头犯岁星,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杨广两州灾qíng渐稳,平州海患平复,五万士兵死而复生。
真真是喜从天降!
贞元皇帝擢令礼部协同钦天监开设祭天坛,祭拜天地宗庙,而后又携百官祭拜洛京城内每一座社稷庙和后土娘娘庙,敬请皇天后土保佑社稷安康,风调雨顺。
这一场大祭安定了民心,总算让大靖安然度过了这一次劫难。
老侯爷和老夫人也在随祭之列,祭典历时三日,自然有一番劳累,不过两人的jīng神头却很饱满。
老侯爷道:“这种事qíng可别再来一次了,格他老子娘的,真cao坏了老子的心。”
其实最cao心的当属禁军统领府,平州的州牧不是旁人,正是秦大统领的女婿,而平州接二连三的战败让秦老夫人险些把眼睛都哭瞎了。不为别的,就怕有一日在战报上看到女儿殉国的噩耗。如今平州局势总算稳定,秦老夫人也不管之后女儿是否因为战功封侯拜将,祭奠之后便带着两个媳妇儿到寺庙里住了半个月,为还佛祖保佑女儿xing命的请愿。
老侯爷也日夜挂心,他虽然离了战场当起了富贵侯爷,依然心系疆场,心系大靖边境安危。
“就是不知道扬州那边是个什么光景,别是今年的新粮收不上来,那得多少人跟着吃不上饭啊。”
老侯爷长吁短叹,他这个带兵打仗的想不了那些民生大事,但军饷一事他是再清楚不过了。鲜卑府,凉州和西南的秦州益州宁州都不是产粮的好地方,将士们的粮饷有六成得仪仗朝廷国库。扬州是粮仓,它有个好歹,这几处的士兵就得勒紧裤腰带。
打仗是力气活,可千万不能让士兵吃不饱饭。
朱定北安抚道:“这种事qíng大家心里都明白,断然不会短缺军士们的粮饷。”
他这倒不是胡说。
只是,国库被盗,劣银一事被皇帝瞒得滴水不漏,只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收场。但也不管皇帝打算怎么收拾换银之人,眼下的烂摊子依然要处理。缺银子,皇帝可以开私库。但缺粮食,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