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长生_作者:谢亦(413)

2017-02-21 谢亦 复仇


何先义后话都哽在喉咙,只能讪讪地退下。

百官心里其实都明白,兵部能在早朝上宣读谏言,那么这份奏折肯定已经过了皇帝陛下和军机处的眼,得了他们至少默许的态度才好放在朝堂上议论。

但这个举动实在太大胆了,不说其他,朱家军在鲜卑府的半数兵力该如何自处?

内州军调过去能撑得住北境大局吗?站不住脚跟的话,朱家军便不能随意调动,但让朱家军和这些qiáng练之兵共处一地,是否……隐患太大?

众人都在揣测皇帝的心思,此时一位三品大臣出列执笏道:“微臣礼部礼部主司贺定启奏陛下,鲜卑府既入我大靖版图,便当推行教化,令行文儒之政。若还以蛮荒之地处置,茹毛饮血、民风蛮横,否则其地如何能算作我大靖归属?请兵部慎言谨思。”

“臣附议。”又一人出列道:“臣吏部右侍郎张添启奏陛下,鲜卑吏治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在鲜卑府确立,虽人数还未核定,但鲜卑府此时幸存民众怕已不足百万人数,偌大鲜卑府若不注入我大靖徙民,反而全数迁入兵丁,事后该如何管治?天下皆知,我大靖文臣不gān预军伍之事。若是鲜卑府成了军伍之地,吏治是否就该退出鲜卑府?那又如何管束鲜卑?难不成放任这些粗野士兵在鲜卑府胡作非为?请兵部三思再言。”

“臣附议……”

“微臣附议……”

相继的刑部、工部也出列道。

把鲜卑府定位成培养军伍兵丁的地方,从大靖兵力国力上说是大好的事qíng,而且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整肃内州军风。但是也要冒极大的危险,鲜卑府的管治问题就是当头的一大问题。

要管理一个州府,除了武力震慑保证安宁之外,更重要的吏治、法度。

大靖文武分明,鲜卑府成了军营之地,那就意味着吏治薄弱,法度也得退居军规军法之后,而工部在大靖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农事也会被废弛,多年努力付诸流水也让人不甘心。

一时之间早朝上百官争议不休,这个热闹很快就在洛京城中弥散开,人人为之议论纷纷。

镇北侯府中,午膳刚过,楼家兄弟和秦奚贾家铭便相继而来。

四人中除了秦奚对将鲜卑府开辟成为兵丁专所大力拥护支持之外,其余三人都有所顾虑。

楼安康道:“虽然这样能让鲜卑府有用武之地,也能有效地约束提拔内州军,但若是陛下真的这么做了,朱家军该如何自处?等个三五年第一批人培养出来后,怕是要全数迁回凉州驻地了吧?”

他对内州军能被驯练成jīng兵一事心有怀疑,也为陛下对朱家军卸磨杀驴的举动不满——不错,楼大少爷几乎能确定皇帝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

鲜卑府和凉州府是大靖最重要的两处边境关隘,现如今都掌握在朱家军手中。

边境大难临头之时,皇帝陛下可以忍受朱家军手握大靖安危,但当了太平的时候,朱家军再在这两处称霸就不妥当了。楼安康虽然知道为了制衡,朱家军迟早得归入鲜卑或是大靖的某一处边境,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平。

楼安宁了解胞兄的心思,但他更担心的却是另一方面:“若是没有朱家军在,谁能震慑这些兵伍?内州出来的兵丁打战不比边境军在行,但歪心思可不少,谁知道哪天就养虎为患对咱们反咬一口?”

把朱家军调走,万一真的发生他猜想中的事,那才是真的危险。

秦奚争辩道:“那难道就放着内州军这样下去吗?都说富贵险中求,要做大事怎能脸冒险都不敢!再说了,咱们既然要这么做,当然得先想法子控制住这些徙兵,总归是利大于弊,此举有很大的可行xing。”

“呵,愚蠢,事qíng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就逞你的匹夫之勇有用吗?你根本不知道,若生变故咱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承受损失。”

楼安宁呛声。

秦奚拍案道:“就你会想,想那么多有什么用,难道眼前的事就不用做了吗?还没开始呢,就顾虑这顾虑那,都像你这样的还能指望gān成什么事?”

“你——”

贾家铭忙拦住楼安宁,瞧了眼看热闹不嫌大事的朱定北,不由叹气道:“兵伍这边的困难还算好解决,但是吏治这边就难办了。圈了鲜卑这块地,朝廷当然要推行政令以瞻大靖恩德。现在的qíng况是,之前的努力都报废了,但若要文臣放弃在这块土地上的作为不可能的,他们不会对军伍入主鲜卑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