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迁徙路上若死了,难道还为他一人专门派人送葬吗?若不烧掉,将尸身丢弃,让豺láng虎豹啃咬不更加残忍?要我说,这种事qíng总会有牺牲,那就不该婆婆妈妈,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呵,说得轻巧,那你自愿投身徙民去吧,反正是为我大靖宏图大业。”
学子们各执一词,不一会儿课堂上边吵嚷起来。
夫子摸了摸白胡子也未阻止,只在一旁听着。
良善心软者有之,心智不坚跟风者有之,舍身大义者有之,自然也不乏一些果决狠辣的言辞。
这些争论正是最能看出学子们心xing的时候,吵到兴头上,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没有几个有城府掩盖自己的真xingqíng。
当然,学堂上自然也有异类。
楼安宁和秦奚听着激烈的争吵,还时不时按捺不住cha嘴说几句。
宁衡和朱定北两个人却不动如山,一个捧着厚厚的医书,一个闲闲地翻阅地方志,仿佛没有听见这些吵嚷一般。贾家铭则与楼安康小声地说着什么,并不参与学子们的争论。
还有一人,同样置身事外。
那便是马超。
他是个意志坚定且自我的人,既然已经说出自己的观念便不会被别人左右,也无需听别人的意见。
暗地里,他留意着朱定北。这个让他连续在同一个坑里摔了两次的人,前些日子抽不出手来教训他,自己再等上一等,等他完全放松警惕时候……
呵呵。
那便是他一击即中的时候了。
第35章 滕家兄弟
第三十五章
徙民之辩一直到四月末都没有定论。
陆续迁徙民众劳民伤财,因此朝廷上下都认为应该一次xing从某一处迁徙。
那么大一个鲜卑府,迁徙几万人也只是杯水车薪,鲜卑州牧的奏折中写的便是百万人数。
且不说这一百万人浩浩dàngdàng而去路上有太多无法预料的祸事,只这人数便要挖空好几座城池,对于一州的损伤不容小视。
鲜卑府之外的十九州州牧都在洛京述职,但凡有朝臣提出某一地方迁徙,切身相关的本州州牧便会将后果往大里说,仿佛一旦朝廷一意孤行就会引来民愤和bào动,怎么也不同意从本州徙民。
与鲜卑相邻的五州原本是徙民的首选,但他们本身就人口偏少,这一徙民可谓是伤筋动骨,得不偿失。
如此这般,又是一个从长计议。
贞元皇帝在早朝上摔了几次奏本甩袖退朝,还是无济于事。
万一出了岔子,这个千古罪人谁来当?皇帝都不敢,更别说其他人。
四月末,长信侯府的马场正值糙长莺飞之际,正是一个跑马的好时节。月末休沐这天,宁衡便邀请几人去侯府马场跑马,秦奚还将他两位表兄带来。
秦灭胡与其夫共同孕育有二子一女,滕秦平和滕秦凉两兄弟自幼跟着家母在军营里长大,马术相当了得。
这可称了朱定北的意,有这二人作陪,一整天泡在马场上连宁大叔的大餐都没能让他离开。
楼安宁气喘吁吁,到底认输地从马背上滑下来,有气无力道:“长生这马从哪儿来的,怎么,咳咳,怎么这么厉害。”
他迫不及待地往嘴里灌水,冷不防还呛了一口。
楼安康心疼,他自己浑不在意地摆摆手,还在长吁短叹:“是不是阿衡又偷藏宝贝给他吃独食啊?”
场上还有宁衡和秦奚跟在朱定北和滕家兄弟身后,楼安康和贾家铭都不是逞qiáng的人,早早就退场了,楼安宁能撑到这一刻已经十分不容易。
听他抱怨,贾家铭笑话他:“那是镇北侯府的战马,长生说怕它们在京城养废了,早两个月就送到这里放风呢。”
战马!
那就怪不得了。
楼安康见胞弟还不服气的模样,无奈道:“长生府上几匹母马在这里配种成功了,你和长生说说好话,让他给你留一匹小马,养上三年到时候你要骑战马我都不拦着你。”
楼安宁眼睛腾地一亮,也不管喝水了。他忙不迭将水囊丢给他兄长,跑上前去给朱定北呐喊助威,不一会儿就吃了好几口飞尘糙沫,满脸苦相灰头土脸地回来,让楼安康和贾家铭好一顿笑。
午饭是在马场上随便用的,几个孩子没形没状地坐在地上,饿死鬼投胎似得往碗里夹菜挖饭,这劲头还真别说——抢来的饭就是格外香!
吃了个肚子圆滚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