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以来,白天其他人下田的时候,刘佳和王媛媛就待在院子里看着满院子的jī鸭。
因为她们家距离路口很近,平时附近的人过来打水几乎都要路过她们那,所以这么多jī鸭一放出来,可比山坳边的滑轮招人眼。
不过正如他们所想,别管那些人心里怎么想,就算院子里只有两个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也没人敢打这一院子jī鸭的注意。
就好比老话常说: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抢了她俩的后果可比来了老的还可怕,她们身后站着的可是实打实的一群凶悍壮硕的大男人。
暗的不能做,那就明着来。
jī鸭刚放出来,短短一天的时间,几乎附近的所有住户都过来打听jī鸭怎么换。
刘佳和王媛媛很坚决,jī鸭不换,但是等过段时间jī鸭能下蛋了,多余的jī蛋可以换。
其他人也没觉的她们不对,毕竟就是他们自己,有了能源源不断下蛋的母jī,除非疯了才会把母jī换出去。
所以大家gān脆歇了心思,就等着这群jī鸭下蛋。
而附近那两家有孕妇的人家和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的,直接问清将来jī蛋jiāo换粮食的比例,早早就开始攒粮食,并且尽量先预定了现在还没看见影儿的jī蛋。
虽然附近的住户不多,但这些jī鸭也不多啊,天知道要是不提前预约,到时候还能不能换到jī蛋。而且这一院子的jī鸭这么显眼,传出去也是早晚的事。到那时想来jiāo换的人只会更多。
王媛媛和刘佳对这几家想要提前预定的人家qíng况很清楚,在预定上很好说话,直接保证不管将来来jiāo换jī蛋的人有多少,这两家家里有孕妇的人家她们至少会保证让他们每家三天换到一个jī蛋。而有小孩或着老人的人家,也承诺最少十天换给他们一个。
倒不是她们不想让这几家多换,而是jī蛋属于难得的稀罕物,营养也足,jiāo换的价格不可能低了。就是她们能提供一天一个,但这几家也拿不出足够每天jiāo换的粮食。
八两大米或者一斤杂粮换能换两个jī蛋,也就是一个信用点两个jī蛋,现在政府虽然救济点还是一人一天一点,但兑换的比例已经开始减小。杂粮还是一信用点一斤,但大米和白面减少到一信用点八两了。
jī蛋jiāo换的价格并不高,还是他们三家坐一起合计的。但凡知道价格的,没人不说这三家人厚道。毕竟按照jī蛋的稀缺程度,就是要十信用点一个,也肯定不怕换不出去。
☆、第73章 挂牌
五月中旬,小母jī已经连续下了几天的蛋,刚开始的时候下蛋数量还不稳定,不管是汪洋和白诚毅两家,就连宁启言他们家里其实并不缺jī蛋,也还是没把刚开始这些小小的,粉粉的jī蛋拿出来跟别人换。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大家差不多都听说过小母jī长成最初下的蛋最有营养,更何况汪洋和白诚毅两家人上一次吃jī蛋还是在大年三十到宁启言家吃年饭的时候吃到的,哪里舍得自家还没吃上,就把jī蛋换出去。
现在又还没到真正缺粮的时候,先给自家人打打牙祭再说。
等十八号这天,所有母jī都能保证一天一个蛋的频率,汪洋才在自家院子栅栏上挂了个牌子:
【半斤杂粮一个jī蛋;一斤杂粮一袋豆瓣酱/蒜蓉辣酱。】
豆瓣酱和辣酱都是宁启言家提供的,在刘佳跟他们商量打算开始对外换jī蛋的时候,宁启言就让胡子和杜程直接搬了四箱豆瓣酱和辣酱送到汪洋家。
自家大酱眼看就要做好了,家里剩的那些袋装酱料就没必要再存着了,真说起来,这种成品酱料哪有自家做的好吃,而且保质期还不短,谁知道里面加没加东西。能吃到纯天然的东西当然还是要吃纯天然的,味道好,还更安全。
四箱子酱料一搬下去,汪洋和白诚毅他们眼睛就亮了,说什么也要先给自家换一点。天知道他们酱油拌饭吃了多久,现在一张嘴感觉都是一股子酱油味!
亲兄弟明算账,宁启言也没说随便吃,他白送的话,只是让他们悠着点换,宁启言家自制大酱就快好了,到时候大家可以跟他换自家做的。而且就算这一次做的大酱不够多,吃不到下一批做好,他家里还有不少这种成品酱料,白诚毅没必要张嘴就说换两箱。
最后汪洋一家就开了一袋辣酱,直接记到账上,反正东西就放在他们家,什么时候吃,现记账换就好。倒是白诚毅一口气换了五袋辣酱,这么长时间没吃到辣味了,他们家五个人一人一袋估计也吃不到一两天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