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回头对不解的三人笑了笑。
“占山为王。”
噗!
宁启言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宁晓文先是愕然,而后也笑了起来。
别说,被胡子这么一档,其他人若想上山崖,就只能走边上的石阶。而且就凭这架势,再加上占地方的是他们四个身qiáng力壮还没有拖累的大男人,恐怕一般人都不会想着跑他们上面住。也就更减小了其他人不小心挖通平台的可能xing。
不过就算想明白,回想起胡子之前的回话和他那一身的匪气,宁启言还是止不住好笑。
等胡子上来后,宁启言将手里的铁锹递给他。铁锹有两把,是之前准备他和杜程用的,如今有胡子在,就让胡子和杜程挖dòng。之后宁启言就和宁晓文拎着把锯往下走。
既然胡子把地方都占下了,上面的死树已经在他们的地方里,就不急着砍,他们先从其他地方下手。
山里的气候比市里要舒适太多,就算中午最热的时候,只要不出力,顶多身上一层薄汗。
所以除了中午吃饭外,一整天四人都在不停的gān活。
比起宁启言和宁晓文的砍树拖树,杜程和胡子的体力消耗特别大。徒手用两把铁锹挖山dòng,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山上的地可不是农田里那些松散的泥土,往往用尽力气一铲子下去,顶多能挖出两拳头大的土块。而且挖到里面,经常能碰到岩石,小石头还好说,太大的两人也不敢往死里挖,万一是支撑山体的岩石,就凭两把铁锹,挖一年也挖不动。所以遇到这种岩石,两人就换个方向再继续。
等到晚上八点,太阳开始下山,宁启言就让两人别挖了,过来吃晚饭。
一天的时间,砍回了十一棵地震后枯死的大树,而山dòng也挖了一人高两米深了。
吃过晚饭,宁启言和宁晓文走到两人挖出的山dòng前。
……
无语的看着眼前的“山dòng”,宁启言眉角跳了跳。
“这就是你俩挖的‘山dòng’?”宁启言指着地上的地dòng问。
就连旁边xing子温和一贯好说话的宁晓文都无语的看向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胡子。
“怎么了?”胡子奇怪的问,又看了看这会儿也皱起眉的杜程。
“你是属田鼠的?住地底下?还是你想等下雨以后养鱼?”宁启言没好气的瞪了同样是挖地dòng一员的杜程。
杜程看着地dòng没说话,这会儿胡子也反应过来了。
他俩挖的时候顺着劲儿一直往下挖,反倒忘了应该是斜上方向。
“得了,明天挑个地方重新挖吧。”想明白的胡子对着自己的杰作好笑的说。
杜程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用,把靠山下这边全部挖开,两边清出来,就能当山dòng口的位置。然后在往山上挖。”
胡子想了想,点点头,宁启言也没意见。
上辈子的山dòng就是杜程一个人研究着挖的,不管是大雨还是大雪,dòng里都没有落土,很结实。
所以虽然宁启言没想到这回杜程会犯这么低级好笑的错误,但他还是相信杜程能搞定山dòng。
等到政府安排市民大批量迁移过来的时候,他们的山dòng已经有了雏形。dòng门外的空地已经平整出来,dòng口也用挖dòng时清理出来的大块岩石加了两处支撑。dòng高两米,dòng内的空间也有三十多平,因为有坚硬的岩石隔着,不算规整,反而像是两个空间,只不过首尾的位置是联通的。
宁启言和宁晓文也在胡子用树枝拦着的位置上扎出一排栅栏。砍回来的枯树被他们拖到悬崖上原本的观景平台放着,顺便晾晒。带着湿气的树枝燃烧时有黑烟,露天烧火还好说,等将来彻底搬进山dòng,就必须要用晾gān的柴火,否则每次做饭,山dòng里都是黑烟,是人也受不了。
带来的物资也搬进了山dòng,不过刚挖的山dòng还很cháo湿,他们暂时仍是住在帐篷里。
☆、第23章 邻居
随着时间的推移,搬迁过来的幸存者不再局限在泪湖附近,一点点开始向外扩散。
宁启言他们山dòng下面也来过几波人,不过看见被圈起来的地方以及他们四个年轻力壮的男人,特别是一身匪气的胡子,最后都离开了。
宁启言他们当初过来时只带了半箱矿泉水,很快就用完了,他们的住处距离泪湖边上政府设立的净水站有将近四十分钟的路程,所以从第三天开始,杜程和胡子隔一天就会拎着四个大水桶到净水站取水,来回一个半小时。算上洗漱擦澡,四桶水足够四人用上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