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121)

2017-02-15 俺也试试

元军起兵去追赶那股脱离了包围圈的宋军,但对方行程甚是不测。向东一段后,又突然向南,再次躲过了元军的包抄。元军想到这支宋军大概是要回南面的平江,就往南方速进,果然,消息传来,宋军正向南往平江撤去。元军松懈了,平江是早晚的事儿,现在先解决常州。可刚歇了一天,又有消息传来,说有一股宋军其实没有南回平江,一路竟然往西边太湖方向去了。想到这些西行宋军大概要绕个圈子回救常州,元军又急忙往北回返,准备堵住这股宋军。还没有截到这支宋军,这支队伍却背道而驰又向南行去,离开常州越来越远,也离开元军大军越来越远。此时伯颜已经在常州附近,下令加紧攻城,把去追击这股不过两千来人宋军的元军调了回来,只令各路监视,如果这股援军再次接近常州,就要彻底围住全歼。可过了两日,这股宋军也没有向北返回,反而越来越远,消失在了太湖附近的山地中。元军的将领们都觉得这些宋军已经变成了众多逃兵降将中的一部分。
关于虎jīng显灵马匹受惊的描述越传越邪乎,以致军心不稳。伯颜听了这种荒诞无稽的故事,认为这是汉人在装神弄鬼,斩了十几个妖言惑众的军士,才刹住了什么“虎神降世,护佑宋军”的谣言。
叶铭的行军策略,让李越基本没有再用上惊走马匹的仪器。李越第一次看到了他下载的兵书在这个时代的运用。叶铭的指挥明显借鉴历史上中国红军七渡赤水之类的行为,模仿了那个杰出的军事鬼才人物的手段。他要求宋兵只带粮食武器,抛弃了所有其他的装备,完全轻装前进。七拐八拐,人鬼莫测,灵活机动,总是在元军的追击中保持着主动。有时利用了元军的猜测,有时借助了夜色的掩护。他还令兵士用柳条编了帽子顶在头上,盔甲上也cha了树枝树叶,寥寥的几匹马也披挂了伪装。有一次,他们甚至能看到远方的元兵,而宋兵则爬在平地上,远看就是一片糙木。最后,还让那些李越不想接纳的人带兵回平江,分散了元兵的注意。
四天后,兵士的粮食吃光了,但叶铭不让停留,也不让进村镇要粮,义军忍着饥饿,连夜疾奔,终于在第六夜行将消失的凌晨,到达了偏僻山地中那个李越藏了大量弩箭的废弃村落。
借着晨光,李越看着义军兵士疲惫地在荒芜的糙木间或坐或躺,这是十月的最后一天,他想到如果按照命运的本来进程,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世上。他虽然穿过箭雨去说服他们,但他明白是所有人的行动才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如果没有众人的拼杀突围,没有麻士龙的隐忍,没有叶铭的策划,他们现在不会在这里。虽然除了他,其他人都无法知道这其中命运的改变。
从表面上看,现状与历史没有多大不同:常州援军没有到达,常州孤立无援,粮尽兵疲,元兵日盛。可李越已经分明地看到了,在这表面平缓的发展cháo流下,有了一股暗流,起于细微,正在增qiáng。他也终于渐渐明白了赵宇所说的容易和难指的是什么:能否让历史的长河改道,冲刷出不同的生存痕迹,根本不可能只靠他和赵宇两个,而是要依靠众多人们的行动和配合。
慧成中途离开,去宜兴见孙小官人。他黎明进了城,到了孙小官人的府上,告诉孙小官人在十几天后,所有粮食都要运走。孙小官人的激动并没有让他多想,觉得只是重逢后的喜悦。如果李越在,就能明白这是孙小官人对行将卸去重任让他能周游世界的可及未来产生的快乐。趁着孙小官人备马套车的时间,慧成匆匆吃了几口饭,然后就驾了装了一车粮食盖得严实的马车,出城而去。
李越告诉叶铭他要去接一下慧成,离开了废村,到小路边上去迎慧成。现在元军一路在攻宜兴西边一百五十里的常州,一路从建康(南京)往南,在攻打宜兴东边二百多里的溧阳。宜兴正处在两路大军的中间地带,还没有被元军侵袭。李越赞叹自己当初的选择,糊里糊涂地就选了个风水宝地,大战中的平静港湾,这不是运气是什么?李越告诉自己有空一定要提醒一下赵宇自己这种超自然的才能。
倚着一棵树gān,李越遥望着远处的小路,也饿得前心贴后心。他非常想念那余下的营养丸,可惜他一时慷慨,都给了赵宇。本来从常州回来顶多三天的路程,谁知道叶铭竟然走了五天。远远的,偏僻的小路上走来一辆马车,驾车的正是慧成。李越忙迎出去,走到路边,慧成停下车,等李越上来,两个人把车赶入林间小路,直到无法行走,慧成停下,说道:“我去叫人来……”话没说完,一道黑影袭来,从李越面前掠过,扑向慧成。李越惊得一躲,从车座上翻下来,倒在地上,一抬头,见一只小黑狗正扒着慧成的肩膀,对着慧成的脸伸舌头,慧成抬手抱了黑狗,正高兴得露大牙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