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125)

2017-02-15 俺也试试

慧成一边跑一边说:“师叔要指点武功……”
李越哀叫:“我才是教你们的,有没有搞错?”
时间过去,李越指导着组装了短弩,让义军每人都有一把,义军的演习也包括了对弓弩的熟练和配合。李越只教了那些年轻的义军怎么组装排弩和chuáng弩,装出了几架用于训练,其余的成包弩箭和弓弩都不动,要被运往常州。李越只惦记着那些包裹竹弩和短箭的薄膜,这是现代的东西,很宝贵。他反复告诫他的小工们把这些薄膜还给他,还把那些没有打开的大包上都写上“常州赵宇,物归原主”的字样。叮嘱每个人,到了常州后就是他出事儿,也要把这些东西给个叫赵宇的人。
他与叶铭讨论了训练的项目和赵宇的计划后,就离开营地,去孙小官人处看了阿卓,进山回了飞船。
独自在飞船,他制造了几样现代武器。可每天他都要升空一次,察看元军的动向,观测赵宇的行动。在元兵的攻击下,常州的城墙日渐残破,民众衣衫褴褛。他也看到了赵宇周围的人比上次多了很多。他扫视元军的细节,找到他们的粮糙分布,分析粮食的配给和运输。
当他看到常州城南北,兵丁驱赶百姓筑起土垒,再直打死推土的人砌在土里时,就知道到了最后的阶段了。果然,土垒完成后,与常州的城墙一样高,就有兵丁把回回pào和火pào架在了上面。
李越看着摇头,宋代是中国古pào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距此时四十年前,就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she器DD火枪。竹制管形she击火器DD突火枪,也有二十年的使用了。可惜,这些武器没有被宋军好好运用,反而被蒙古全面掌握。当蒙军攻打金都汴梁,就曾使用火pào数百具,昼夜连续向城内发she,所she石弹几乎将里城填平。而刚刚发生的焦山之战,元军用pào的场面煞是壮观,“pào声震百里”,宋军惨败。北宋仁宗时期编纂而成的《武经总要》可以说是古代第一部“古pào大全”,遍收历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辑录了十多种古代样pào,并附有火pào图形。而这时的欧洲,才刚刚学会了长弓的使用。等南宋灭亡后,蒙元jīng英出身游牧,没文化,过去是抄袭敌人的武器,自然根本就无法进一步研究发展火药的运用。中国武器的研发从此一蹶不振,而欧洲虽然起步晚了四百年,可架不住人家后来居上,用火枪和火pào打进了中国,把挥舞着大刀的火药的发明者揍了个够。
他曾经想建议赵宇直接使用火药,他们有配方,可赵宇那么个大博士,怎么能想不到这些?他总觉得赵宇没有尽全力。赵宇在纠结着什么。此时他看着元军开始用火pào轰击常州,再仔细看,攻城的人众里也有着繁多的汉人军士,他猜测赵宇并不想介绍什么更qiáng大的武器,也许是因为一弄不好,就会被对方利用,反过来打自己。连短弩赵宇都要求不能落在对方手里。尤其现在满地降军,若是大面积杀伤,死的肯定有很多汉人,那他们gān的事不跟蒙古人一样了?真是让人郁闷。
李越记下了有关细节,在清晨把飞船着陆在山区外围,走向营地。冬天的晨风冷得bī人,这个时代比他来的时代寒冷许多,太湖都会结冰。他到了宋兵营地,发现许多人有新的棉衣。慧成告诉李越说宜兴民众捐赠了许多衣物。由于元军的进犯,大批百姓无心耕作,逃避战难,四处饥荒,就是产粮之地,粮食也越来越少了。
看见李越回来了,正午时分,几个领导人物聚集在了一起。
众人面色庄重地看着李越,李越吸气,说道:“我们该行动了。”


☆、第 41 章

十一月十六日,伯颜亲临常州指挥攻城,元军日夜攻城不休。
就在这天的入夜之后,元军后方,多处出现蒙军攻城时闲置不用的马匹走失的现象。可是因为各个马厩走失的马匹并不太多,少则十几匹,多则四五十匹,在每个马厩几百匹马到上千匹马的管理中并不起眼。各个马厩也没有相互通气,只惩罚了管理马匹的人。加上现在攻城正紧,没有人觉得这是个太大的威胁,因为,蒙军的马匹实在太多了!蒙军一个军士平均有三到四匹马,进攻南宋,蒙元有四十万到五十万匹马。这是什么概念?在唐朝鼎盛时,唐军总共也不过十到十五万匹马。宋军的马匹不及蒙元的十分之一。这其实也是蒙元为何要侵略四方的原因:马匹过剩,糙原实在无法支持。蒙古马用不着吃太好的,耐劳耐寒,很好养活。蒙古贵族把汉人赶出土地,就是把田地变成糙场来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