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213)

2017-02-15 俺也试试

赵宇说道:“你数着点人数。”
小知道说:“我来读诏书。”陆敏给了他诏书,他远没有陆敏那么自信,磕磕巴巴,语速很慢,有些字还不认识。结果元军以为他们心虚了,又被那些言辞激怒,冲得更加猛烈……
不过才十来分钟,就烟尘落定,小知道还在慢吞吞地读诏书,可崖下路上再次没有了人迹。董义四脚颤抖地爬回来,哆嗦着站起来,脸色煞白,小知道停下,董义颤着音说:“有一……一千多人,我……我再也不登山了!”魏云却脸不变色地回来,带了些遗憾地坐下。
不能说元军愚蠢,只能说赵宇太坑人。这个时代哪里见过三维成像?明明是路,怎么可能走不了?赵宇不仅利用了视觉上的惊人效果,还利用了人类的心理规律:人们相信眼见为实,而对不了解的事物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所以元兵看见了小路,就不相信这可能是假的。可叹元军想破了脑袋也不会知道人越多冲得越猛就死得越快的道理,蒙元攻城一向使用人海战术,朴素地觉得什么事,一拥而上肯定都能解决了。谁能想到赵宇会这么投其所好?
天光渐渐黯淡下来,孙小官人给大家准备晚饭,李越下去调整了放映仪的投影图像,使之接近昏暗的环境。正在众人吃饭的时候,又一队元军摸了上来。这回董义不去数人数了,魏云再次去了崖边。方笙和小知道又表演了通“没箭了”的短话剧,方笙想读诏书,陆敏就给了备份,方笙用富于音乐旋律的声调,拉了长声地读诏书,因为第一次,时常念错,还说一声抱歉。赵宇都听了三遍了,烦得皱眉,但也不好让他停下,只得默默地吃新煮的只放了些盐的粥。
李越端着小锅和竹碗到了崖石下,看到两个和尚都在念经,就把东西悄悄地递给了叶铭。他不敢看崖外掉下的兵丁,小声对叶铭说:“你现在知道那是个狠心的人了吧?”
叶铭冷笑道:“他若不如此,现在往下跳的就是你我等人了。”把李越噎了回去。
片刻后,四周安静了,崖石上传来了魏云平板的声音:“该是四百六十人。”
方笙还没有过够瘾,依然在大声读着诏书:“如汝等即刻归降,朕绝不伤汝命……”
慧成合掌说道:“官家如此仁慈!”
李越苦笑,想了想说:“我估计还应该有六百到七百人,今夜你们可不能睡了。”
慧成合掌念佛,叶铭把粥分了,递给了慧成和慧达。
等天完全暗了,李越再次出去,把图像换成了夜色下微泛着白光的小径。他回到布景内侧,对叶铭说:“此阵如果有火把就没用了,你上崖石上去吧,这时可以用铁钉枪了。”
叶铭哼声:“小气鬼。”然后走了。
李越和慧成慧达守在了布景后面。入夜后,崖石上响起了笛声,陆敏竟然带着短弩走了下来,说是赵宇让他替换叶铭。李越高兴地指着自己身边的空地,陆敏淡着脸色坐了下来。
chūn夜微有些凉,但福建临海,空气湿润,夹杂着些chūn天初发的花糙香气。慧成和慧达都在打坐,崖上断续chuī的曲子中除了这个时代的那些李越听不懂的,还有属于后代的旋律,李越认出几首对于他来说十分古老的歌,好像叫“星”、“在水一方”。李越不敢碰陆敏,两个人在黑暗里坐着,看着眼前的悬崖,和崖外泛着夜光的三维小路,陆敏终于低声问:“你怎么弄的?”
李越用最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的语言说:“是阵法,幻象。”陆敏点点头。
想到那么多人就在他们面前死了,李越有些怕陆敏怪他,就说:“是赵宇的主意。”这也是实qíng。
陆敏安静了一会儿,说道:“叔父过世了。”他似乎想平静地说出来,可最后还是有些哽咽。李越想起了那位陆老爷,他初到这个世界来吃的第一顿大餐,忙问道:“怎么回事?”
陆敏停了片刻才说:“我叔父没有嫡子,一直待我如亲生。元军到了宜兴,他不想归降,就带着叔母离开,可路上碰到了元军,本来他就是一介百姓,可问到他时,他偏说不会降元,就……我的叔母看到,自尽了……”他停下不说了。
李越轻轻地拉起陆敏的手,陆敏的手冰凉,李越想起了那天早上的事qíng,下意识地拉紧了陆敏的手。陆敏接着说:“随行的人把他们就地埋了。仆人们知道元军在临安,不敢去那里找我父亲,知道叔父最中意我,还听说潭州未陷,一个仆人跑到了潭州外,正碰上潭州军士出去抢粮,就让人带了信给我。我听了即刻带着小知道动身,想去将叔父叔母的遗骸运回祖坟,路上就得到了赵官家登基的消息。我们往这边来了。到了福州城知道你们刚离开,我们就追。”李越使劲点头,跟他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