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李越生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人类针对恶劣的环境,建立了完全封闭抗震的卫星城。由于人口的急剧减少和粮食的改良,卫星城内有限的空间也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食品要求。在医药方面,人类已经完全征服了癌症和各种肌体的不健全。虽然许多莫名其妙的病毒还会出现,但人类的应变能力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再不会出现亿万人短期死亡的qíng形。与金钱相似的薪酬系统重新建立起来,新的系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保障人的基本衣食住行还有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的需求,另一部分依照的是人的劳动贡献给与价值额。也就是说人们不工作,社会的发达也能让人维持一个基本的生存水准。开始有人争论说这种体制会鼓励人们懒惰,可事实发现人们需要工作。无所事事的生活其实让人感到空虚,人们本心是愿意工作的。人们选择工作,不再是为了生活所迫或者是追求奢华,而是更多的是为了充实和兴趣。
科技发达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空前自由而舒适。太阳能的运用杜绝了能源污染,小型飞行器可以载人到大气层内任何地域。于是满天黑压压地飞的有可能不是鸟类,而是群集于一处旅游圣地等待降落的家用飞行器。
但是,在这繁荣和稳定的表面下,有一层深沉的yīn影:孩子越来越少。人类已经能够通过基因cao作让生出的孩子达到自身最大限度的健康完美,可是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以什么样的保护措施,都无法提高出生率。自然受孕变得罕见,而且好不容易受孕,却大多流产。原本已经十分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无济于事:即使在实验室中让卵子和jīng子成功结合,也无法保证受jīng卵在子宫的发育。如果实施保胎,生出的孩子大多有缺陷,也无法成年。政府在一片恐慌中终于允许克隆人类,可是实施后才发现,根本不是像原来人们想象的那般容易。克隆后的胚胎大多无法发育成熟,即使有个别的能在生产后存活,也有严重的智力问题,而且无法活过三年。人类出生率连年下降,人口的负增长急速加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百上千,结论大多都归究于环境:百多年的各种金属和化学物质对自然界的污染,在自然灾害中频发的多处核泄漏,臭氧层破坏后增加的大气辐she,人工培育的食品,为了对付多种疾病不得不进行的各种免疫,等等,都伤害了人类的受孕率。
这种背景下,孩子成了最jīng贵的所在。没有几个家长会同意孩子去任何有些微危险的职业,大多宇航员都是成年后转职,像李越这样能从大学就选择航天飞行专业的真是少而又少,李越把自己这种自由的权利归结于父母jīng神崩溃后对自己的放弃。
可说实话,成为正式宇航员后,李越觉得在太空中的航行枯燥无味,他经常忍不住gān些不规范的小动作来自娱自乐。因此被多次点名批评,进而被贬低到驾驶飞船中危险系数最低的短程运输飞船。他已经在认真考虑换换职业,比如当个特技飞行员,赛车运动员之类的。
李越的飞船到达月球表面中国第18号空间站时,正是这里最忙的时候。地球中心日前发布了最qiáng级太阳飓风的警告,要求所有飞船在四十八小时后做好随时停飞的准备。从太阳耀斑喷发到太阳粒子达到地球,一般会有三天左右的窗口期。太阳粒子风bào的冲击首先危及的就是太空中宇航船的仪器设备。由于航期变动,空间站左近停放或者漂浮着多艘飞船。李越完成了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后,通过连接走廊走向空间站。还没进门,就看见里面的大厅里到处是宇航员和运载着货物的机器人。门口的管理jiāo接的是个面容非常美丽身材妖娆的女子,微笑着向李越示意。李越挺起胸,庆幸自己从来没有间断过健身,有健美的体魄。那个女子娇声说道:“欢迎您,宇航员李越先生。飞船货物的装卸大约要五十分钟,请沿huáng线向前,第一个右手门是咖啡休息厅。”李越郑重地点了下头,看了下女子的胸卡,绽开笑脸,搭讪道:“丽莎小姐脸色真好,是不是刚从海滨度假回来?”丽莎笑容不变,看一眼屏幕,接着说:“有一位空间站工作人员会随您的飞船回去,资料已经录入了飞船的电脑系统。”根本没搭理李越的茬儿。
李越到了咖啡厅,和里面的几个宇航员打了个招呼后,就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回去和那个门口的丽莎多说几句话。他腕上的指示屏显示飞船已经完成装卸。他起身往大厅走去,到了对接门前,见一个人站在门旁,穿着白色宇航服,手拎着头盔,眉眼细长,容貌秀雅,有种温和的学院气质,柔发贴在头上,清纯得像个大学生。日后李越总是感慨第一印象与真实xing格的差距。那人转头,微微一笑,眼睛半眯成fèng儿,伸手道:“我是赵宇。”李越与他握手介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