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闭目,感觉着风在空气中的流动,别人以为他在召唤qiáng风,其实他在指导人们she箭的时机,掐算着时间,赵宇再次挥下手中的长剑。一阵比方才更剧烈的狂风席江而起,在宋人的齐声呐喊中,如一匹无形的巨大野shòu向元军方向刮过去。
第二次下降滑行,李越比第一次要大胆些,高度更低,速度更快,飓风卷起的巨làng把体积小的船只纷纷打翻在水中,元军大船上的桅杆接二连三地折断。李越想也许这就是历史上山海战中宋军桅杆折断的真相吧,可惜就如他现在做的事一样,真实的□永远不会为人所知。
在岸上的阿里海牙和蒙军众将看着长江上骤起的变化,惊得目瞪口呆。阿里海牙连声呼喊,要求军中萨满立刻前来。几个萨满到了马前,阿里海牙指着江上再次刮起的风bào和在风中所剩无几的元军水师,愤怒地责问是怎么回事,萨满们颤抖着大声对天祝告,然后迟疑地对阿里海牙说,无法得到上天的意图。
不久,在龙舟上的赵宇再次指剑上天,这次他用剑在空中画了三个圆圈,然后才一挥。箭矢集中地she向那几艘尚未起火或者沉没的船只。军士们已经知道,只要大致方向对,箭借风势,竟然能she中在she程之外的船只。
李越知道赵宇让他结束江上的残余水师,他俯冲而下,这次不仅低空而过,还盘旋了几圈。局部的旋风彻底覆没了余下的船只,连宋人的船队都在汹涌的江水上剧烈起伏。所幸宋军的船大,还不至于翻船。
在宋人的欢呼声中,赵宇对董平说:“我们第一个上岸。”董平此时对赵宇已经处于一种无语状态,反正赵宇说什么都全力满足。董平有航海经验,龙舟的水手又是他专门挑选的,在他的指挥下,龙舟领先靠上北岸,船板放下,赵宇带头下船,后面跟着董义和两个和尚,还有晕船吐得脸色蜡huáng,摇摇晃晃地打着长幡的苏华。
按照原来的计划,应该等到宋人从船上下来,沿岸布满宋军时,元军才进行冲锋。可阿里海牙远远地看到一身皇袍的赵宇竟然领先走下船来,心中就有一种无法忽视的警兆:不能再等了!作为从糙原一路出来,长年领兵打仗的人,他相信直觉。阿里海牙马上指挥骑兵,对着赵宇开始冲锋。
寥无几人的江岸上,蒙古骑兵正向赵宇的登陆处奔来。各个船上的宋人见到赵宇竟然孤军在岸上,而骑兵已经冲了过来,都大声呼喊,叶铭又一次气得脸色发青,张世杰跺脚催促,连发号令,一条条船都向岸边靠拢,宋兵焦急地准备登陆。
赵宇则让董义展开竹架,放上了那个过去用于烧毁元军投石器回回pào的毒火弹。他们上次决战后余下的毒火弹和竹架,魏云一直保存着,没有赵宇的命令,不敢动用,这次赵宇让他都给了董义。赵宇身后董平大声喝令着百名qiáng弩兵士准备she击。
骑兵边冲边张弓挽箭,眼看离着赵宇越来越近了。这次赵宇没有挥剑,觉得带着太沉,下船时把剑递给董平了。赵宇像空中伸出一只手,有的人以为这是邀请的手势,有的人认为这是赵宇在抒发感慨,可实际上赵宇只是在感觉风向。果然,一缕微风不知从何处骤然逆着西风而起,片刻间就已成势,赵宇似乎无可奈何地挥了一下手,董义忙点燃毒火弹,发she了出去。
见过毒火弹的人都记得这个小小的黑球炸开后,变成一片小云朵一样,落在地上,什么沾上什么着火。可在qiáng风中,这片小云朵被chuī成了万千的火星,呼啸着从骑兵中卷过。众多骑兵的衣服立刻着火,落在马匹身上也让马疼得鸣起来,冲锋的队形立刻乱了。蒙古骑兵逆着qiáng风中she出的箭,都在中途落下,而宋军那边,董平也大声命令she箭,被劲风携带的箭矢有力地she入了元军骑兵。
qiáng风消失时,第一轮攻击已经不了了之,岸上布满了被she死的骑兵,许多骑兵跳下马来,往江水中跑去,熄灭身上的火焰,马匹胡乱奔跑,阻塞了后面骑兵持续进攻的道路。
岸边,宋军的船只陆续靠岸,叶铭率领着先锋队伍下船登上了江岸。令元军惊讶的是,众多宋人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抬着竹板木板等物奔到岸上,开始拼接板材,不多时,上千辆竹车就拼组成形,安上了轱辘。然后,每辆竹车掩护着十几个人,才从岸边向陆地推进。
阿里海牙知道这就是他们忽略了的竹车,没想到宋人竟然做出了这么多。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种东西的危险xing。在竹车的掩护下,宋人不必害怕箭矢,能稳步进攻。竹车四面有窗,可以互相掩护,北岸的工事失去了优势。阿里海牙别无选择,只能下令全部骑兵做最后的冲击,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