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影帝重生帝王家_作者:三千大梦叙平生(264)

  他这话说得几乎已有些冒犯,康熙的神色却反倒略松了些,摇了摇头无奈笑道:“你说得倒也确是这么个理儿。朕是他的阿玛,朕不看着他,还能叫谁看着他?罢了,大不了就是多cao些心——替这臭小子cao心,朕倒是cao得甘之如饴……”

  梁九功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陪着笑低声道:“万岁爷一直最惦记着阿哥了,阿哥心里也比谁都清楚,所以才会对万岁爷jiāo代下来的事儿这般的用心——这本就是件父慈子孝的好事儿,万岁爷要是再发愁,可要叫天下那父子嫌隙的都活活愧死了……”

  “要说这为人父母的心思也实在是古怪,看着自个儿的孩子一日日的长大,欣慰是有了,可心底里却也一日比一日觉着空虚惶恐,仿佛害怕这孩子长成了便不再是自个儿的似的——可偏得这时候才看出来,懂事儿倒是一日比一日懂事了,可这不懂事儿的时候,根本就还是个半大点儿的娃娃……”

  康熙轻笑着低喃了一声,望着那个睡着睡着就本能地往他身边凑的孩子,眼里也浸润过些柔和的暖色:“小五儿刚说过的事儿,就依着他的意思都去办了吧,朕不愿叫他失望——那两个人jiāo给于成龙,让太子酌qíng任才录用,靳辅的事着郭绣去查,等出了结果再来回话。汤斌朕记得,确实是个饱学中正之士,如今太子长得已有些歪了,正需要这么个人来正一正,这小子的眼睛倒是毒……自个儿才不大点儿,也不知道心里头是怎么装下这么一摊子的事儿的。”

  “万岁爷像阿哥这么大的时候,心里头可已经装了咱整个大清国了呢——阿哥还有万岁爷疼着念着,总会过得好好儿的。”

  梁九功笑着应了一句,又将康熙吩咐的事儿记在了心里头,快步出去传谕去了。康熙仍坐在榻边守着自家这个不叫人省心的儿子,梁九功刚将门轻轻合上,他脸上的笑意便尽数散了,眼底竟是蓦地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无奈黯然。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了解,他当然知道这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绝对相信着他的。可成德的话却依然叫他受了那么大的刺激,甚至压制不住连日的虚弱不适而仓促病发——若不是因为父子反目,只怕就是因为兄弟相残了……

  他知道这个孩子一定还知道一些别的什么事,一些未来或许一定会发生的事。那些事显然都不是愉快的——甚至很可能是极深的yīn影和恐惧,所以才会始终都被这个孩子讳莫如深地藏在心底,从不肯轻易触碰涉及,故而他也从来都不曾追问过哪怕一次。

  如今看来——怕是自己的那些儿子,将来也会像纳兰家这样,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死不休……若非如此,又有什么样的刺激,能叫这个一向豁达的孩子这般的难以释怀?那些个兄弟和他的关系都是亲近的,甚至连太子都不曾真正敌视过他。若是真有那么一日,夺嫡之争风起云涌,这个孩子究竟会成为平息这场纷争的唯一基石,还是会被那些个争红了眼的兄弟不顾一切地疯狂拉拢,最终被搅碎在那些汹涌的暗流里头呢……

  康熙的目光沉了沉,只觉着自己一直以来仿佛也太过自信,将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些——可他也确实不剩什么别的路可选。他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儿子沦为庸才,纵然明知道野心会伴着才gān滋长,明知道这么一个个儿的jīng心教出来的儿子,兴许总有一天会为了那个位子彼此yīn招使尽,争得叫人心凉心冷,却也依然不得不这么做。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唯一能励jīng图治的法子,只有从群láng中凭着自个儿的本事厮杀出来的头láng,才能带着láng群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即使在这一场厮杀里头,太子不是走到最后的那一只头láng,他也依然必须要承担这个局面。任何的qíng感在天下跟社稷面前都是渺小的,他必须要为大清留下一个值得托付的继任君王,无论接过这一份担子的人究竟是不是太子,他都一定会坦然承受。

  只是——苦了这个孩子……

  极轻地叹息了一声,康熙将这个昏睡中仍紧蹙着眉头的儿子轻轻揽在怀里,耐心地拍抚着,直到那清秀柔和的眉眼渐渐舒展开,又在他怀里无意识地蹭了蹭,挪了个舒服的姿势沉沉睡去。

  “小五儿,别难受……日子还长着呢,以后的事儿会越来越残酷绝qíng,也越来越叫人心寒——这帝王之家,到底也还是无qíng的。你不能因为那些事儿就伤了自个儿的心,你得好好地活着,为了皇阿玛高高兴兴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