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养这条锦鲤_作者:祈幽(32)

2017-02-06 祈幽 种田文

  秦和宜买了一笼子螃蟹,一笼子青虾,一碗银鱼,一条白丝,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杂鱼,虽然厨房里的玉盒中都有保存,但是看到新鲜的河鲜他依然忍不住买了一堆回去,这些挑拣一些出来晚上做来吃。

  先把湖鲜送了回去,又去了ròu铺割了五斤ròu、买了两根小肋排和两斤带皮五花ròu、两个猪脚、一条猪尾巴,拎在手上分量足足的,秦和宜看着一堆ròu哭笑不得,他一次xing买得也太多了一些,全做了两个人加上九歌鼎都吃不掉。

  回去后,童修已经醒了,穿着睡袍在院子里晃dàng,在鱼缸里“坐牢”几个月,他现在对什么都感觉新鲜。

  几个月没有修剪头发,柔软的发丝已经盖住了后劲,前额的碎发遮住了脸上的伤痕。九歌鼎之前猜测,之所以伤药不能够让伤痕完全愈合、不留伤疤,有可能是造成伤口的东西特别,以前童修是一条鱼所以秦和宜没有细想,而现在童修是鱼妖,那不得不令人细思。

  “回来啦。”童修蹲在小湖边看湖中的锦鲤,家里也有个面积不小的湖,秦家先人好风雅取名翠微湖,湖边的小榭便叫做翠微居。童修蹲在栏前,手里面抓着个面包,不时撕了一些面包屑投进湖里面。里头的锦鲤都是“饿死鬼”投胎,看见吃的就蜂拥而至,在童修的逗弄下在湖里面呈现出三个由抢食的锦鲤组成的圈,湖中多红鲤,一团团的鱼看起来就像是在湖中绽放的火焰。

  “早饭在楼上,看见了吗?”秦和宜坐到一边问。

  “吃啦,太简单,粥里面也不说放些ròu末的。”

  “下次做。”秦和宜笑着说,和外界评价的不同,在他面前的童修不是细致暖男,反而是个有些任xing蛮缠的家伙。相对于戴着一张大白面具的童修,秦和宜更喜欢任xing刁钻的吃货童修,好像更有人qíng味儿。

  童修撩撩袍子,“有没有我可以穿的衣服啊?”

  “你和我个子差不多,但是你比我清瘦,衣服能穿但会肥。贴身的衣物没有了,要不你穿了衣服跟我一起出去?”

  童修朝着秦和宜挥挥拳头,“变相地显摆自己比我身材壮啊,不去,肥就肥,宽松的穿了自在。”眨眨眼,桃花眼瞬间泛起莹莹波光,“真空状态也挺好不是吗?”

  秦和宜不自在的扭头,桃花眼的威力真大,“反正等会儿我也要出去买酱油,顺路去买好了。今天是中秋,有什么想吃的吗?”

  童修双眼有一瞬间的迷茫,眨眨眼又恢复了没心没肺似的笑模样,“我要吃月饼,最好你做的。”

  “广式月饼来不及弄了,我给你做鲜ròu月饼吧,月饼吃咸的吗?”秦和宜记得资料上说童修是北方人,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咸味的月饼。

  “只要是好吃的,我都喜欢。”童修把最后一块面包扔出去,拍拍手站了起来,豪qíng万丈地说道:“我能够吃掉一头牛。”

  “哈哈,我给你做全牛宴。”

  作者有话要说:  童修:我要吃遍飞禽走shòu、山珍海味秦和宜:我都给你做!

  第十四章 流言和脸疼

  别看抱月镇不大,常住人口也就六万多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商店应有尽有,还有一个大型连锁超市的缩小版本。为了发展旅游,镇子在规划的时候就为各种商业场所划分了区域,而且做了硬xing要求,不能够破坏古镇结构,装修风格也要与古镇风格统一。

  就连K套餐到了古镇也入乡随俗的弄成了古风,K上校穿汉服、拿纸扇、推荐小笼包。

  发展旅游后抱月镇不得不进入商业化的模式,却也完好地继承了传统,没有完全诚服于商业,到抱月镇来旅游绝对不会突然跳出来一个人举着塑封的照片,笑着对你说“拍照片吗”。

  为此,每年镇政府都会拿出很可观的一笔钱来补贴镇上百姓,大家都看到了好处,当然更愿意保持古镇的美好。

  秦和宜提着个大的塑料酱油桶,穿过一条名叫三条街的巷子来到酱香园,不大的店铺里头放着好几口大缸,一靠近就有浓浓的咸香味。抱月镇还保留着打散装酱油的传统,酱香园是一家老字号了,已经有了百多年的历史,采用本地优质huáng豆使用传统手工酿制的方法制作而成,用酱香园的酱油腌制出来酱鸭、酱ròu、酱huáng瓜等味道独特、咸香肆意,秦和宜用来做卤味的酱油也是这家店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