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_作者:封玖(122)

  大娘子清秀端正,小四伶俐好动。

  “你二人出自同村,且同龄同姓,是否?”

  两小连忙颔首。

  容奚笑容温和,从案屉取两支铅笔,“你二人在学堂素来优异,此为奖励,收着罢。”

  一人得一支新铅笔,大娘子与小四皆高兴非常,异口同声道:“多谢郎君赐笔!”

  崔峰于旁静观,心中不禁暗叹一声。

  大娘子与小四皆十四岁,容郎君十七岁,不过相差三岁,差距却如此之深。

  容郎君年虽少,学识却极渊博,且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待人和善,实在叫人感佩非常!

  “你二人可起了学名?”容奚又问。

  两人此前不过乡间泥娃,小名并不文雅,平日里皆按排行称呼。

  两小看向崔峰。

  崔峰立刻答道:“尚未取学名。”

  他虽为夫子,有取名资格,然众学子毕竟皆为容宅之人,他怎敢越俎代庖?

  容奚思虑片刻,分别对二人道:“你名为瑶,你名为子归。”

  言毕,用笔写下。

  郭瑶,郭子归。

  两人见纸上姓名,俱小脸通红,激动得手臂颤抖。

  “多谢郎君赐名!”

  崔峰亦眼眶湿润。

  勉励二人之后,容奚吩咐崔峰替其余孩童取学名,并让崔峰领二人回去。

  回去之后,其余少年孩童俱围拢而上,七嘴八舌问:“郎君寻你俩何事?”

  两人均笑容灿烂,却羞于启口,好在崔峰善心解围,将方才之事告知众人,并激励道:“你等若努力学习,定也能得郎君青睐。”

  众学子均羡慕不已。

  能去郎君书房见郎君,已是一份殊荣,不仅如此,郎君还赐笔赐名,如何不叫人艳羡?

  孩子皆有争强好胜之心,纷纷暗中起誓,定要努力学习!

  时光飞逝,气候渐热。

  濛山县城内,锦食轩依旧食客满座。

  有食客眼尖,发现菜牌多出一支,色泽却异于其它。其余菜牌皆为寻常木牌,而这支菜牌却于牌顶涂抹靛色,极好区分。

  他仔细一观,小声念叨:“冰镇乌梅浆,二十文。”

  二十文!不过一碗乌梅浆,怎会如此昂贵?

  他胸口闷堵,唤来店仆询问:“此乌梅浆与寻常有何不同?缘何二十文?”

  其余食客闻言,皆寻菜牌细观,见果然是二十文,纷纷怒而询问。

  店仆笑言解释:“小店乌梅浆所用乌梅,皆新鲜可口,浆汁丰足,且今日乌梅浆仅为赠品,诸位贵客抽签可得。”

  抽签便可白得一碗乌梅浆?此等好事,众人当然不会错过,俱蜂拥而上。

  抽签后,得乌梅浆者,不过五人。

  须臾,店仆捧盘而至,盘中陈列五份乌梅浆,却叫众人目不转睛,啧啧称奇。

  众食客神情,店仆尽收眼底。

  他微微一笑,行至一幸运食客旁,将一杯乌梅浆小心放置案上。

  “客官请用。不过此杯乃玻璃所制,造价昂贵,烦请客官饮毕,将此杯留于食案,待小人来取。”

  言罢,至下一个幸运食客,依旧耐心嘱咐。

  食案上,玻璃杯盏高瘦精美,通身透明,杯中玄色乌梅浆清晰可见,此等视觉观感,众人头一次见识,半天不敢动手去碰。

  玻璃一物,众人早已听闻见识,然玻璃杯盏,倒是闻所未闻。

  今日一见,只觉比琉璃还要晶莹剔透。琉璃唯权贵方能用,可如今,自己却可用玻璃饮乌梅浆……

  二十文,值啊!

  五位食客小心翼翼捧起玻璃杯,于旁人艳羡目光下,啜饮一口,极为享受,似杯中乌梅浆已非寻常乌梅浆,相当可口,如饮仙酿。

  有人问店仆:“玻璃杯从何而来?莫非是胡氏?”

  店仆摇首笑回:“小人亦不知。”

  玻璃杯于锦食轩扬名后,濛山百姓皆奔至锦食轩,贪享贵族待遇。

  且随时间流逝,玻璃杯样式越发精美,甚得众人喜爱追捧。

  月底分利时,容奚微微震惊,不由笑道:“未料玻璃杯盏竟如此受欢迎。”

  胡玉林与段长锦相视一笑,胡玉林感慨道:“许在大郎眼中,玻璃杯盏并不稀奇,可对百姓而言,玻璃比琉璃更为稀罕珍贵,能有幸触及,已心满意足。”

  容奚闻言,心中暗叹。

  玻璃普及一事,非一朝一夕可成。不仅玻璃,其余新物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