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_作者:封玖(186)

  秦恪掀掀眼皮,冷淡回答:“等你回来再说。”

  容奚唤来郭子归,温和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郎君您放心,我定会谨慎行事!”郭子归重重颔首。

  金吉利笑言:“大郎,我也会护着子归,你莫要担心。”

  “多谢。”

  时辰不早,金吉利、魏湛与郭子归一同登船,同容奚、秦恪挥手告别。

  容奚目送几人离去,心中既担忧又期待。

  “澜之,回罢。”

  船队越行越远,秦恪恐容奚受寒风侵袭,遂开口道。

  容奚侧首,目光与他相触,倏然弯眸笑起来。

  “来都来了,不如拾些贝壳回去。”

  秦恪自然不会拒绝,两人于海滩上拾捡一些精致贝壳,方返程回临溪。

  经奉达城一役,火器之威不仅令北戎闻风丧胆,连魏军都受其震撼。

  此前,军器监尚不被人看好,可如今,军器监地位已经超然。

  掌握如此骇人武器,怎能不叫人惧怕?

  而容奚之名更加让人津津乐道。

  皇宫中亦有耳闻。

  太后瞧着明颐公主,不由叹声道:“你先前说要替大郎做媒,可有相中的?”

  她虽不涉朝政,但听闻边关将士用火器将北戎赶回老巢,心里自然也高兴得紧。

  容氏大郎这般人才,可千万别委屈了他。

  太后一片慈爱之心,让明颐公主压力甚大。

  她故作淡定,笑道:“替大郎这般佳郎做媒,少不得要精挑细选,他如今不过十八岁,娶妻一事也不着急。”

  正说着,皇帝匆匆而来,眉头紧蹙,神色极为复杂。

  “阿娘,姑姑。”

  太后见他如此,不由问道:“皇儿因何心急?”

  皇帝看一眼明颐公主,欲言又止,似难以启口。

  明颐公主会错意,正欲起身离开,却听皇帝道:“此事涉及表兄终生大事,姑姑不妨留下听一听。”

  终生大事?

  明颐公主极为困惑,莫非陛下要给阿恪赐婚?这可不得了!

  她忧心如焚之际,便见皇帝取出一封信,神情一言难尽。

  “表兄于信中说……”他顿了顿,还是将信递予明颐公主,“姑姑请看。”

  明颐公主见是秦恪之信,不由放心大半,展信一观,忍不住乐了。

  皇帝:“……”

  姑姑莫非气疯了?

  太后好奇得不得了,忙问:“信上说了何事?莫非阿恪瞧中哪家娘子,想要成亲?”

  皇帝摇首叹道:“阿娘,表兄并非瞧中女子,他、他是要与男子厮守终生。”

  太后:“……”

  她看看明颐公主,又看看皇帝,目光颇为诧异。

  既如此,你姑姑为何发笑?

  皇帝内心摊手耸肩,他也不知道啊,要不叫太医来瞧瞧?

  明颐公主不知两人眼神交流,她看完书信,收敛几分笑意,面色从容道:“大郎确与阿恪相配。”

  皇帝:“……”真疯了?

  太后:“……传太医。”

  明颐公主终于发现二人神色有异,忙解释道:“不瞒陛下、太后,其实阿恪喜爱男子一事,我一直知晓。我素来喜爱大郎这孩子,如今他与大郎互生情愫,我也就放心了。”

  殿内依旧沉寂一片。

  须臾,皇帝问道:“此事长信侯是否知晓?”

  长信侯如今尚在边关,若叫他知晓此事,一怒之下舍弃边城,回来教训秦恪怎么办?

  明颐公主颔首答道:“他亦早已知晓。”

  皇帝喉头一哽,若他没记错,秦表兄乃长信侯独子罢?长信侯当真不在乎血脉传承?

  太后尚未缓过神来,她怔怔问道:“阿恪与大郎当真在一起了?你当初说要为大郎做媒,莫非……”

  莫非是故意撮合他与阿恪罢?

  明颐公主坚决否认:“太后误会了。我本以为大郎与阿恪为至交好友,见他身世可怜,才华不俗,遂生怜惜之意,欲为其寻一贤惠妻室,若非这封信,我也不知阿恪竟……如此倒也甚好。”

  她做媒并非嘴上说说,她是当真去寻媒人说媒,只是所选娘子皆被她拒绝了而已。

  太后信了她的话,皇帝却没这般好糊弄。

  然此乃秦恪与容奚之事,他管不着,也不愿管。

  “阿娘姑姑既已知晓此事,我也不再多言。”

  皇帝有一瞬间,确实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