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歌,我记得前面二十里处有个小镇,咱们去那儿休息一下。”顾二娘道。两人从五更出发,到现在也就一人啃了一个gān馒头。
慕迎歌自然没有异议,他打定主意顾二娘去哪他就去哪,所以他根本没有问过顾二娘有何打算。
少年目中的坚定落在顾二娘眼里,固然感觉温暖,心底却是微微摇头。也罢,就让这少年再送她一程。
鱼蒙这个小镇在平阳西六十里处,前头这几十里顾二娘两人一口气跑完了,后头这二十多里却不好走,都是山路,两人仔细走着,紧赶慢赶,在太阳落山前到了鱼蒙。
从名字来听,鱼蒙大约离水不远。事实qíng况也的确如此。金松江穿山而过,在鱼蒙背后冲出一条支流,鱼蒙地高,在这里便形成一个缓湾,经水路去平阳,往来经商,或者捕鱼的人便在此处落脚,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的小镇。
虽然太阳刚刚下山,但顾二娘决意在这镇子上歇息一晚,因为往前路也不好走,没地方过夜。
小镇客栈有好几家,两人捡了家gān净的,要了两间上房。吃饭休憩不提。次日一早,慕迎歌因半夜觉得寒冷推窗一看,外头房屋树丛俱白茫茫一片,原来是下雪了。
他心里高兴,便去敲顾二娘的房门,敲了半响没有回应。慕迎歌心生不妙,推门一看,人去楼空,唯有桌子上留有一张字条。上书感谢慕迎歌多日照顾,因前路茫茫,不敢误了他前程,后会有期。
慕迎歌呆立半响,猛然咬紧下唇,冲了出去。
正巧客栈伙计在外头站着看雪,听慕迎歌询问顾二娘离去方向,顺手朝着小镇后头一指。
渡口就在小镇后头。乘舟到金松江不过小半个时辰,到金松江顺流而下那就一日千里,追也追补上了。
慕迎歌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伙计的视线里。
伙计回头,冲从客栈里面走出来的顾二娘点头:“爷,都按您的要求办了。”
顾二娘取出一锭银子放在伙计手上:“如果他回来算房钱,给你你就收着,但不准透露我的去向。”
顾二娘没有骑马,她很快走出了小镇,顺着山路朝西继续走去。
慕迎歌的心思,她不会看不明白。她也年轻过,懂的那样一种qíng怀。但别的不说,就是这张跟褚直削似的脸,她就没法当做看不见。
少年的路还长,总会再遇到令他心动的女子,而她,大约再不会为谁心动。
山风卷起碎雪,形成一个小小的龙卷风,又在顾二娘身前碎开。她将大衍术运转到极限,身姿有如灵猿,在雪地上几个纵跃便不见了踪迹。
三年后……(一nüè三年啊,请看我真诚的小眼神,别跳戏)
第178章 大月族左贤王
大熙国占据中州六十四州最富饶土地,是最qiáng大的国家。但中州边缘向西向北向南都有不同的国家部落,虽不及大熙qiáng盛,却也不容忽视。
不过这些政权一是受地理所限,二是受统治阶层自身所限,大多或向大熙俯首称臣或井水不犯河水。
在这些势力中,最qiáng大的当属西北的夏、辽、月三族。
西夏不必说了,从大熙建国起,就与大熙纷争不断,直到后来成帝一直打到西夏的国都中兴府,西夏才算老实了几十年。
在几十年之后,到了文华帝刚刚登基的时候,西夏王又卷土重来,老镇国公褚辛率儿子褚陶与西夏王在凉州苦战三月,褚陶一刀砍下西夏王的脑袋,从而结束了这场入侵,再度打败西夏。
时隔二十多年,两王之乱时,西夏便关注着大熙局势,以期趁机入侵,坐收渔利之利。后来在青州城大战前,褚陶便发现了进入大熙的西夏探子,虽然与文王决战迫在眉睫,仍是留五万jīng兵驻守西夏进入大熙的关口,这才迫使西夏王犹豫起来,等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下燕京以后,西夏王只剩下扼腕叹息了。
西夏王错失良机,一腔怒气无处发泄,夹在西夏和大熙中间的小部落便遭了殃。
辽族势力本更qiáng过西夏,但自辽王病逝,辽太后摄政,辽国内部权利斗争堪比大熙两王之乱,虽然无暇顾忌大熙,但也常常在大熙边境打秋风。
唯有大月一族,因一直保持游牧习xing,倒算上安分。
云和即位三年,西北各部送上来的求救一年多过一年。永平三年,云和见历经三年图治,大熙局势稳固,国内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这才命威宁侯顾如虎率二十万jīng兵远赴西北讨伐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