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哥哥别担心!你说的,弟弟都晓得。这次出使只是个意外。我还这么小,皇阿玛不会总是抓着我不放的!等过一段日子,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淡忘这件事了。”
“我只是怕——”胤礽笑了笑,“算了,天大的事都有我替你担着呢,没什么好怕的!”
胤禩听着这般贴心的话,心中感动不已:有哥哥的感觉——真好!
胤禟胤俄下了学,就直奔胤禩的阿哥所。两人一前一后地冲进门,纷纷扑向自家八哥的怀里。
“八哥!”
“八哥!”
胤禩被撞的一个趔趄,却是紧紧地护住两个人。
“八哥,我们盼你盼的好苦啊!”胤禟一双猫眼泪汪汪地瞅着胤禩。
“八哥,你不在的日子我们总是挨罚,抄书抄的手都肿了!”胤俄伸出一双小胖手,举到自家八哥面前。
胤禩拿起他的手一看,见确实有些肿,便有些心疼。掏出怀中的伤药给胤俄抹了起来。心中不住地埋怨康熙:这么小的孩子,你也忍心罚?还罚的这么狠。小孩子有几个是爱读书的?你还真忍心让胤禟胤俄跟你似的,累的咳血?你忍心,我还不忍心呢!弟控发作的胤禩在心里把康熙狠狠地数落了一通。
胤俄享受着自家八哥温柔的照顾,舒服的直哼哼。还冲旁边的胤禟一个劲儿地挤眉弄眼。
胤禟看不过眼他这副欠揍样儿,上前一把推开他。伸出自己的两只手,举到自家八哥面前,眼泪汪汪地道,
“八哥,我这也肿了!”
胤禩看着他白白细细的小手指头,表示很无奈。
胤俄则瞪了他一眼,深深地鄙视之。
第二天,康熙下旨册封嫔妃。卫氏从贵人一跃而升成良妃,赐居储秀宫。七阿哥的生母戴佳氏,则由贵人升为嫔。除此之外,康熙提的多是一些常在、答应之类。卫氏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有那眼红的,就开始明里暗里的冷嘲热讽。
“哎呦,姐姐还真是受宠啊!瞧瞧您这屋子里,这花瓶儿,这红珊瑚,啧啧,妹妹我长这么大,还从来都没见过呢!”
“要我说啊,姐姐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这八阿哥小小年纪,就能办成这么大的事儿,这长大了,还不得封王封侯的啊!姐姐你可是享福了!唉,妹妹我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进宫到现在都没能怀上孩子!真是命苦啊……”
等一屋子的人散去后,卫氏命人关上房门,转身便跌坐在了椅子上。
“小桃,去把那些东西都收起来。”卫氏有气无力地吩咐道。
小桃看了一眼卫氏,应了一声,转身去收拾了。
这天傍晚,胤禩去给惠妃请过安后,便来了卫氏这里。
“额娘!”胤禩轻轻唤了一声。
卫氏闻言抬起头来,扯出一抹笑容,“八阿哥来了!”
胤禩见她虽是笑着,眉间的忧郁却甚重,心知她是在为自己担忧。
遂挥退屋里的宫人,等房中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时,胤禩才开口道,
“额娘你是在为儿子担忧么?”
卫氏闻言诧异地看着他,没想到胤禩竟能看出自己的忧虑。
“额娘这些年总是在担忧。”胤禩叹了口气,又接着轻声道,“恐怕从知道怀上儿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担忧了吧!担忧自己位份低,不能亲手抚养我长大。担忧能抚养我的人,待我不好。在惠额娘面前小心翼翼,只希望她能待儿子好一点。儿子前些年不爱说话,不爱笑,到三岁时也未能得皇阿玛赐名。额娘便担忧儿子这般不讨喜的性子,会在皇宫里过不下去。后来儿子跟随太子,想必当时额娘便在担忧,儿子一时不察惹怒太子,招来灾祸。后来额娘受封贵人,额娘心中又在担忧,自己风头太盛,会招来别人的红眼。行事便愈发小心翼翼,不敢踏错半步。儿子这次谈判立了功,额娘被皇阿玛封为妃,想必额娘心中忧惧更甚。担忧儿子这么小便做了出头鸟,将来得不了好下场——”
“别说了,别说了……”卫氏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额娘!”胤禩伸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柔声道,
“这些年你心里的苦儿子都知道!儿子知道你在为我担忧和恐惧。可是额娘,人的一生这么短暂,你要为儿子担忧多少年呢?说实话,儿子不怕将来得不了好下场。投毒,陷害,圈禁,砍头——这些儿子都想过。儿子不怕这些。人活一世,只要能够实现心中所愿,儿子就不会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