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高一筹_作者:梨花白/梨花烟雨(330)

  说笑中,两个嬷嬷就将她们引入承慈宫的偏殿,路上那冯嬷嬷便对傅秋宁笑道:“奶奶这一出戏,可把太后老人家喜欢坏了,偏偏没唱完,这昨晚儿一宿没睡好,翻来覆去只问我这是一出什么样的戏,可恨我老婆子没有才华,也不能编个故事出来,结果她老人家一直到三更天后才睡下,今儿早上又早早起来,直说该让你们早些来,怕你们顾忌什么,若是晌午前才来,还要悬这一上午,可怎么办?”

  一边说着就进了屋,只见这屋子和康寿院正房的格局倒差不多,只不过比老太君的正房要大得多,摆设装潢自然也要jīng致贵气的多,只一进去,傅秋宁就觉着耀眼生花,细细看去,虽然奢华,却不给人庸俗bào发之感,不由得暗道果然是皇家气派,这些古董要是在现代,那可能已经不是价值连城可以形容的了吧?

  刚刚转过屏风,就见太后在榻上坐着,见她们进来了,便笑道:“在里面就听见你们叽叽喳喳的说什么,必然是这个老货又编排我,她和你们说什么都不许信,哀家昨晚儿可睡的好着呢。”

  傅秋宁心里十分惊讶,今日看到的太后完全不像是昨日那般威严,而且“老货”这种开玩笑的话竟然在一国太后嘴中说出来,真是怎么听怎么觉着别扭。正想着,那边太后大概看出了她的惊讶,便微笑道:“怎么?是不是说这个太后和昨日的不一样?放心,没换人,只是昨儿在晴碧殿,又是皇上又是大臣,我这个一国太后也得端着母仪天下的架子。如今却是在我自己的地盘儿上了,也端着那个谱儿,可不是累也累死我?”

  她一边说着,就命人给江夫人赐座,接着拍了拍榻上的小几,对金老太君道:“亲家就来哀家这对面坐吧,咱们两把老骨头,比不得她们年轻人,坐在这个地方儿,累了的时候还能歪一歪,想来也没人敢笑话咱们。”

  金老太君忙陪笑着说了几句话,就去榻上坐了,太后还bī着她往里面坐,一边笑道:“既然对哀家存了敬畏,便往里坐一些儿,看见我歪着了,你也不许直直坐着,倒让人笑话我老了。若是你比我先歪着,那我才高兴呢。”

  傅秋宁几乎是在这一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位回归本色的太后。看着太后周围的嬷嬷和宫女们都是低头忍笑的模样,她不由得在心中感慨,暗道难怪这女人能在宫中的勾心斗角下存活并且当了太后,享受如今无限荣华。这都是因为心态好啊,可见好的心态是多么重要。若是一味只盼着高处不胜寒,处处算计心肠冷酷,就算当了太后,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老太后迫不及待的就让傅秋宁唱这一出《天仙配》,只把秋宁弄得哑然失笑,对太后道:“当日这戏,师傅教我时就说过,这戏该是多少个人唱的,如今我自己虽然能唱下来,终究没有趣味,且让我选些出色的女戏,排演好了再给太后看,那时候才好看呢,如今且先清唱几段吧。”

  太后道:“也好,此时没有乐器什么配着,的确要差一些。”于是秋宁就唱了几段,又把整出戏的内容讲给老太后听,不消说,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自然赢得了太后的同qíng和唏嘘。只不过老人家想了想又忍不住疑惑道:“哀家怎么记着这故事不是这样的?是说有一家兄弟两个,哥哥狠毒,把弟弟赶出去,只给一头老牛,那老牛便告诉弟弟去河边,到晚上,果然就有几个美丽至极的女子来洗浴……”

  傅秋宁一听,便知道这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过却不敢打岔,只好耐着xing子听完,因为周围都是成年宫女,并没有未出嫁的小姐公主,所以老太后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待她说完,傅秋宁才笑着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这故事不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是牛郎织女,那也有huáng梅戏,只不过排演一出戏太难,这四个月里,能把这出戏唱好就不容易了。待到万国文明会后,臣妾再命人排演别的戏给太后娘娘看。”

  老太后哈哈笑道:“怪不得,原来却是哀家记错了。我恍惚记着这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似乎也听过,不过太远了,实在记不起来。竟然还有别的戏,那敢qíng好。这牛郎织女傅氏你会唱吗?会唱就唱一段来给哀家听听。”

  《牛郎织女》也是huáng梅戏的经典曲目,当日著名的huáng梅戏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也演绎过这个故事,所以傅秋宁也是烂熟于心的,当下听太后如此说,便缓缓开腔道:“架上累累悬瓜果,风chuī稻海dàng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恰是《牛郎织女》里最著名的一个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