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看了剧本,除了我[穿书]_作者:孤注一掷(163)

  晏无咎心情不错,拉着他的手:“来了封庄两天了,还没有好好逛过。听说封庄的鬼市很有趣。就今天吧。”

  今天十五,满月当空。

  即便是因为案件而沉寂了一个多月的封庄,遇到这满月之夜,镇上也再次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晏无咎拉着和尚的手,大摇大摆出了行宫。

  这次,并没有叫鸦羽卫的人跟着。

  行宫在山顶上,还感觉不到热闹气息,等他们沿着山路走下去,从半山腰开始,便看到了熙熙融融的人群。

  仿佛瞬间来到了汴京的元宵节一般。

  因为封庄独特的文化,男男女女的关系相比较中原其他地方更自由一些,若是合意,只要禀告过族长,便能牵手做夫妻。看对了眼,两相有意,便可以约会来往。

  若是不想继续,只要族老们过半点头,也能立刻解除关系。

  晏无咎看着街上不分年龄和性别的情侣们,对焚莲说:“据说是因为,很早以前的封庄,这些匠人的祖先因为被抓去建造陵寝,而十去九死,为了延续香火,他们便无视了礼教。这样,只要两个人有意就能结合,生下的孩子由四族放在一起教养。即便没有父母,也能平安长大。”

  焚莲一手抱着花盆,一手牵着晏无咎的手,慢慢与他并肩行走在人群里,眸光柔和。

  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僧人和另一个男子这样亲近而侧目,每个人的眼中都像是盈满柔和快乐的笑容,目光友善而平和。

  晏无咎买了两张鬼面具,给自己戴了一个,另一个挂到焚莲头上。

  焚莲抿唇浅笑看着他,并没有将面具拉下来遮住自己的脸。

  带着面具的晏无咎看上去有些陌生和遥远,但是面具露出的一双莹润清亮的眼睛很熟悉,因为这冰冷狰狞的面具,反倒让焚莲确信了那双眼睛里的笑容是温柔真切的。

  他缓缓笑了一下,越发小心牵着晏无咎的手。

  人这样多,若是走散了可怎么办?

  封庄是个不小的镇子,四族中很多人并不继承四族的事业,而是和普通人一样种田做买卖。甚至于,有些和外面的人一样,娶妻成家,亲自养育孩子,奉养老人。

  只有四族中继承族中基业的人,才会坚持传统。

  但,每当这种节庆的时候,大家并不分你我,人人都尽情享受满月之下的晏游。

  长长的道路蜿蜒曲折,一路各种吃的喝的玩的,仿佛可以从天黑玩到天亮不重复。

  累了就可以随时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憩,品尝些新鲜的美食果饮。

  两个人很有精神,当真从一头走到了另一头。

  玩玩闹闹,走走停停,慢慢悠悠,也走了两个多时辰。

  往回走的时候,路上的游人和摊贩渐渐少了一些,这是他们回去休息了。

  晏无咎少有走这么远的时候,靠着焚莲不想动。

  焚莲便蹲下身:“上来,小僧背檀越主走。”

  晏无咎娇生惯养,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就趴到他的背上了。

  焚莲一手抱着花盆,一手背后揽着晏无咎,走得轻松平稳,额头一点汗水也没有,气息也没有乱。

  “和尚,你不累吗?”

  “不累。小时候练功的时候,脚上会附上重石,习惯了就会察觉不到。背着无咎感觉不到重量。”

  晏无咎这个被他背着走的人,反而觉得有些累了:“我睡一会儿,天亮之前叫醒我。”

  他顿了顿:“路上看到好玩有趣的,也叫醒我。”

  这一点让焚莲有些困扰了,他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算是有趣。

  因为晏无咎在他背上,他连路上长得茂盛的杂草也觉得别致,看什么都觉得心情很好。

  那些没有光顾过的摊子,都想和背上的人一起经历一次。已经做过的事,因为回想起来浮现的欢喜,还想再重新经历一遍。

  这样的话,什么都很有趣,便也没有什么特别有趣了。

  直到走到一处灯火阑珊的地方,看到一个沉默的画摊。

  焚莲住了脚:“阿弥陀佛,老先生,夜里也可以画画吗?”

  “行啊。”那人抬了下眼,“心眼不黑就行。白日有白日的样子,夜里有夜里的画法。”

  “那就请老先生替小僧和背上的人画一幅画吧。”

  “大师请坐,叫醒那位后生吧。”

  “不了,就这样画吧。”

  他站在那里,满月光辉落下,照得一片空明悠远:“请你把周围的景色也画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