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你的计划太明显了_作者:一只薄荷(54)

2017-01-03 一只薄荷

煜月直跪起身:
“我知父皇对皇兄所提改制之事有所不满,但长久下去,父皇只亲身边人而远朝中忠良之臣,这让一心效忠于您的大臣们如何为这楚平天下尽心尽力。只会让更多人敢怒不敢言,父皇圣明,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改制之事,还望父皇再作考虑。”
从皇上的表qíng倒是看不出究竟赞同与否,但是若华能明显感受到,周围的大臣们皆露出了赞叹之qíng。太子第一次提出时,朝臣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或许惊讶大于赞赏。而茂王这边――有了太子的前车之鉴,明知有可能会是一顿责骂,但依旧敢于谏言,这才更容易引起别人的赞赏之qíng。这也是若华设计,要先让太子提出一个皇帝不可能接受的办法的原因。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所有人都有些紧张地看着跪在大殿中间的煜月。而太子齐光倒是也难得的敛起的往日的笑意,像是也在思考着些什么。
“父皇,儿臣不若皇兄聪慧,但也想出了一些改制之法,还望父王可以过目。”说着,煜月便将文书双手呈上,然后恭顺地低下了头。
“拿上来。”皇上遣身边的小太监,将煜月手中的文书拿了过来。
皇上的眉头最开始紧紧皱起,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茂王也要受一顿谴责的时候,皇上忽然面露出欣慰赞赏之态,然后一挥金龙袍袖,说了一句:
“还是煜儿甚得朕心!”
朝中各大臣表qíng各异,但总归都露出惊讶之态。而若华却是微微低下头,掩去嘴角的笑意。
“煜儿,将你的改制之法诉于这大殿之上,让各位大臣也听听。”
“是,父皇。”煜月站起,而后转身面向重朝臣,背手而立说道,“我认为,除六部之外,可另设内书院,此部门独立于六部之外,只专门负责六部文书的分类与圈注。”
大臣听完煜月所说,其中一部分神qíng有些不自然,似是有隐忍不满之态。
煜月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这内书院任职人员,皆选自寒仕,且不入官册,人员选拔由各地推举再父皇亲自挑选,每三年为一期进行更换,任满后栋梁之才则派回其祖籍任地方官,平平之人则只分些银子或土地,作为这三年间辛苦的恩赏。如此这样。其中人员流动xing大,既防止了内书院权利独大,也让其不会与六部之间产生冲突或勾结,而且从根本上防止了宦官cha手朝政。”
煜月微微俯身:“此改制之策也只是我的一人之法,许是还有诸多纰漏,不知各位大人对此可有什么指点补充。”
刚刚还面有不满的大臣,听到煜月后半段话时,都渐渐露出满意之色,而煜月最后带着些许谦逊的语气更是让众臣纷纷露出敬佩之意。
一个年轻皇子,不仅愿顶着受斥责的风险再谈改制之事,而且还能考虑的如此面面俱到,不伤及各方利益,确实十分难得。何况还全无自满自大之态,在这大殿之上愿俯身讨教,这让之前并不是十分看好他的大臣们也因此事高看了他许多。
若华站在其中,自然也是满意的。这个茂王,虽说做事过于冒进,而且野心膨胀得厉害,但是对于揣测皇上和大臣的心思倒是厉害。
皇上看到煜月如此谦逊更是满意了,于是说道:“各位可对这方法有什么异议么?”
“臣等无异。”大臣们皆纷纷跪叩,表示赞同。
“太子呢。”皇上忽然又问向了一直站在一侧的齐光。
齐光也颔首道:“煜月所提之法,的确甚好。儿臣作为兄长,自愧不如。”
“你自应羞愧。”皇上冷哼一声,就转过了脸。
“父皇莫要生气,皇兄也是一心为了楚平的将来着想。”煜月此时上前了一步,看似是维护太子的说道。
若华却不由得勾了勾嘴角,这句话听起来是维护之意,但细细想一下,怕是更给太子添了一个罪由吧。别人许是听不出这其中的微妙,但是作为坐在那把龙椅上的人来讲,太子所提的改制是为了楚平的将来,而不是为了现在的皇上……这其中的深意……怕是皇上听了,怎么都要对太子更是多了几分猜忌吧。
果然,皇帝的表qíng动了动,随即站起说道:
“既然诸位大臣无异,改制之事就按照茂王之策来办。即日起,通知各地方,推举寒仕学子到都城。其中调度,拨银,记录皆由茂王统筹负责。推举过来的寒仕,朕会亲自挑选,从中选出三十人组成内书院。推举的人选家中血亲不可有在朝为官之人,不可有为商之人,更不可有人冒名顶替偷梁换柱,一经发现,朕必将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