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你的计划太明显了_作者:一只薄荷(98)

2017-01-03 一只薄荷

一日日想的都是如何平衡朝中权力,如何利用身边可用之人,何时该对人亲善何时又要苛待,根本不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心qíng,而都是头上那个一个大大的“权”字所决定的。
若是自己能重新登上那个皇位,定不会再如此。
其实在若华心里虽然知道此时让茂王回来才是于自己最好的,若是茂王出了差错,太子一支独大,自己以后想要夺得天下就更不容易了。但是身为这片土地曾经的最高者,他又是如此不甘心,怎可对那么一个只会偷袭的小国低头求和。
“王卿,你认为呢。”皇上忽然问向了三品军侯王彻。
王彻犹豫着上前了一步,他向来是朝中的主战派,皇上忽然问他的意见,这究竟有何意……
“回禀皇上,”王彻俯身拜言,“臣以为,虽此时议和有损我国国威,但是茂王殿下身处险境,也确实不可贸然行动。”
王彻没有说出一个明确的态度,而是说了一个模棱两可意见。他也实在是摸不准相较于皇上,这究竟是国威更重要还是茂王的安全。
“陈子卿呢,”皇上看向文臣一侧,“你的看法呢。”
陈子卿是吏部御史,算得上是太子的心腹之一。先是王彻,后是陈子卿,实在是让人揣测不偷皇上的意思。
“臣身为文臣,确实不大懂兵家之术,但臣以为国威不可损,这是国之气节的问题,若是我们就这样求和,那下一次他北齐更会变本加厉地犯我楚平。以臣陋见,应速速派兵支援茂王殿下,待茂王殿下脱于险境后,我们应反而击之,耀我楚平之威。”
皇上听完陈子卿一席话后,并没有露出赞许或反对的表qíng。只是挥了挥手,让他退了回去。
若华猜想,此时皇上应也是有所犹疑的。原本他允准茂王出关,本就是因内书房之事对其有所猜忌所以那个时候才有意让他避开内书房推选之事。皇上自傲且多疑,若是茂王刚刚出关就被奇袭,这个皇上怕是想都不想就会要求继续迎战。
但现在过了一个年,加之荣贵妃又是皇上现下最宠信的妃子。肯定少不得平日里的思子之言,这一段时间时间过去了,皇上估计也心软下来。
按说派兵去接应茂王,护得茂王安全再反攻北齐,这应是皇上最想要的接结果,但是派谁去这是个大问题。
陈子卿以一句自己是文臣,不懂武将之事,将这个事qíng规避了过去。但其实许多人心里也清楚,朝中有名望的老将大多年岁大肯定受不住连续几日快马加鞭的路途,而若是派遣一个新将领去,这说出去多不好听。前阵子才升了亲王的掌管兵部的茂王殿下,竟最后láng狈到要靠一个不知名的小将搭救的地步。
朝中年轻的将领心中自然也清楚其中的利害,若是茂王被自己救下,对自己而言这绝不是件好事,怕是自己的官途也就停于此了。
就在朝中议论了许久都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时,斯年忽然上前了一步:
“臣弟自请,带兵出征。”
斯年此话一出,朝中瞬间一片哗然。延王楚斯年,若是单论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好人选。朝中稍微有些资历的臣子都知道,楚斯年的母亲以前的陈淑妃是护国候陈深的独女。先皇还在时,特准楚斯年随护国候习武,甚于若是先皇多活几年现在这个皇位是谁的还说不准呢。
而现在的皇上登基后,连年打压护国候,最后盛极一时的护*竟也就那么散了。
且传闻说,先皇曾有旨意,待楚斯年及冠兵部便jiāo由他掌管。传言半真半假地串了好几年,眼看着楚斯年及冠了,皇帝却派他去了礼部。
且不论先皇是否真的有过旨意,即便是没有,但是皇上有意打压楚斯年的意思所有人都是看在眼中的。而这个王爷虽说也未听说有过什么残bào或是易怒之态,但是日日是那一张严肃的脸,让人看着不由退避三分。“铁面王爷”的称号也渐渐传开。
而此时,这个安分于礼部好几年的王爷居然在此时自请带兵,实在是让人心里捏了一把汗。
朝中一众臣子都禁声低下头,等着皇上开口。
站在朝臣之中的若华自然也是心里一惊,他知道以斯年的xing格肯定是不会让北齐真的举兵犯楚平边境的,他以为此次斯年会暗中派自己手下的人去搭救一下,却万万没想到斯年会亲自请兵。
按照道理来说,斯年其实算不得十分看好茂王的,此次事qíng最后的结果多半是推出去一个皇上不大喜欢或是家中势力较弱的新将去接应茂王,至少也能将茂王解救出来。至于之后要不要反攻,这就看兵力qíng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