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_作者:半空住人(102)

2016-12-29 半空住人

“那超儿可有对策?”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就连洪武年间的huáng观也是连考十年才得了一个六魁首的称号,哪像自家儿子一样,连考连中,所向披靡。三元及第已经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最高荣誉,是文才的最高证明,若是能中??魁首,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反正我有官做。”范铉超大大咧咧地说。
张氏戳破他的心思,“你要真这么想,刚才就不会呵斥静传了。你呀,还是心有不甘。”
范铉超的确不甘心,如果是他技不如人,考不上,那就算了,可要是因为其他非考试的因素使得他中不了状元,的确是有些呕血。
但你说要他和信王撇清关系,别说现在谁信你,范铉超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最后当上皇帝的,不是天启帝的哪个儿子,而是信王朱由检啊!
张氏道:“就算你现在再也不和信王殿下来往,也来不及了。更何况,也会给人留下朝秦慕楚的印象,在大明朝,读书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名声。名声好了,才能站得住脚跟,才谈得上做事。”
“正是如此。”范铉超点头赞同,你看现在东林党不就是如此,不管你的真才实学如何,只要你名声好、为人端正,是东林党人,就会力挺你到底。
“依我看,你这状元……”要张氏说出来,她也是心痛,对其他人来说是三年一个状元,可对贡士来说,却是一辈子一个状元,但比起这一时慡快,还是日后平平安安更重要,“还是不要为好。”
范铉超忍不住吐槽:“我们俩在这儿说了这么多,说不定到时候殿试上,一山更比一山高,就是照实来排也轮不到我。”
“不可能。”张氏断然道,“殿试的卷子不封名、不抄眷,各位大臣都走动看卷,自然能记得你的卷面内容。你在魏忠贤一案上出了大力气,老爷也常与翰林院走动,你又是连中五元,于qíng于理,阁老们都会把状元位置给你。”
中状元者,特别是中六魁首者,天下传唱,一朝成名天下知。多大荣耀,多么威风,整个人都踏上了一条青云路,只需要不走错,二十年内出阁入相,指日可待。
东林党会把这份荣耀给别人?
唯一的可能就是东林内阁上头出了茬子。
内阁上头,就是皇帝了。
张氏安慰道:“无事,只要你还在前三十六名,就有机会入阁,别掉到第三等就好了。”
范铉超反问:“爹爹就是第三等同进士出身。”
“那就比你爹考得好就行了。”张氏表qíng毫无变化,“你爹他熬了这么多年,还不是五品京官。”
范铉超:……
―――――――――――――――――――――――――――
三月十五,紫禁城,建极殿。
寅时整,三百名全国最jīng英的贡士,齐聚宫门外。虽然半夜三点,而且是寒天雪地里的半夜三点,他们却毫无凉意。因为从今天之后,他们就是这个偌大帝国中的――一位人民公仆。然后,会渐渐成长为这个国家的掌权者。这其中,自然有能力、政绩和人qíng在,也和今天的考试成绩有关。
究竟是前三甲直接成为京官,还是成绩垫后,一辈子只做不入流县令,全靠这个起点了。
范铉超半眯着眼睛,挂在倪后瞻身上。比起那些兴奋的同科们,已经在心底做好自己得不到状元的准备的范铉超,只想抱怨为什么不管考到哪一步,都是寅时到。
不不不,至少他之前几次考试,都是寅时起chuáng的,这次更糟糕,居然要寅时到。
范铉超琢磨着就算没有人下绊子,他也是考不到状元的――实在是太困了。
倪后瞻见他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哈欠,暗处推了推他,“打起jīng神来。”
范铉超自嘲一笑,“你还要我怎么打起jīng神来。”
倪后瞻和白阳都是听过范铉超分析的,听到他这么一说,都沉默下来。范铉超赶紧解围:“我昨天紧张到丑时才睡的,没睡着一两刻,就被叫起来了,实在是睁不开眼。”
白阳劝到:“就算打不起jīng神,更要qiáng打起来。否则要真的……到时候就要有人说你不敬陛下了。”
范铉超考中了会元,那些说他目下无人的声音都消失了,仿佛他连中五元的光芒太过刺眼,都看不到他“傲慢”的地方了。可范铉超知道它们还在,而且这次殿试过后,还会卷土重来,喧嚣更甚。
历来官场上,同科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除非两人站了不同党派――就连站了不同党派,同科之间也是正常jiāo往的。可想而知,除了座师,也就是同科的进士们最团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