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_作者:半空住人(42)
范景姒笑道:“孙锡不爱和别人来往,你能这么短时间里让他喜欢上,可见是有缘分。”
范铉超摸摸他脑袋,笑着说:“血缘亲qíng,孙锡是我表弟,我们当然亲近。”
“对了,”范铉超正色道,“我来吴桥县之前,曾听说有给魏忠贤建生祠,那是在哪里?我能去看看吗?”
范景姒问:“你去那里做什么?我听说生祠快要建好了,那儿已经被人围起来,若是有人靠近就赶走,甚至要用鞭子抽打。”
范铉超没想到那帮人会这么无法无天,于是问道:“那些盐商到底为何要给魏忠贤建生祠?我只听了些流言,姑妈您可知道吗?”
范景姒叹了口气,“知道的,我公公在县衙里做书吏,这事其实在众人皆知。”
原来去年有个叫赵百荣的来清查盐户,盐户听说他是魏忠贤身边新晋的红人,便每日每夜地邀请他座馆吃酒,又送他各式厚礼。这个赵百荣是来者不拒,全盘接受,没多久就查出吴桥县的盐户都是规规矩矩的好商人,一点坏账yīn私都没有。
吴桥县的盐户们见状大喜,又送了三百两给司礼监的茶果钱。赵百荣也许是觉得自己之前已经要的够多了,再收下这些钱就要触线了,再加上自己虽然没查出他们什么事来,可盐户要是和别的地方的商人通通气,就知道他们绝对是给多了的。
于是赵百荣拒绝了盐户们的三百两茶果钱。盐户们趁机说道:“虽然大人体恤我们,不要茶果银两,可这两年拿到的盐引越来越少了,求大人回去以后,不奢求别的,只求把盐引发回到原本的程度吧。小人们无以为报,只有在各家供奉祖爷的长生牌位,终日上香,每日祝祖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赵百荣眼珠一转,意识到这是个给魏忠贤献殷勤的好机会,说道:“你们??家几户立长生牌,难道又要魏祖爷到你们家里去享用吗?要我说,最好的办法是你们在这吴桥县平地建起一个生祠,供万代瞻仰,岂不更好?”
盐户们目瞪口呆,他们说立长生牌都是随口说说的,没想到赵百荣却要他们建生祠。建生祠的钱可比在自己家里立长生牌的钱多了去了!就算不说钱的事,天下谁人不知道魏忠贤大贪大jian?他们吴桥盐商要是第一个给他建生祠――是,魏忠贤定然高兴给他们大笔的富贵,可之后呢?
商人最重要的就是名声,名声就是钱,长此以往,谁愿意和他做生意?
可赵百荣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他虎视眈眈地看着,哪个盐户能说“刚才我们就是开个玩笑逗你玩”,只好硬着头皮点头:“大人说得是,我们这就请风水先生来看地,择日开工。”
赵百荣回去以后就和魏忠贤说了,魏忠贤没想到居然有人愿意给他建生祠,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大大奖赏了赵百荣一番,又说道:“盐户们感恩戴德,给我建生祠,这是好事。他们也不容易,都说盐户bào利,可这其中也有不好做的地方,你这就把他们的盐引按以前发回去吧。”
盐引发足了,众盐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咬牙请了风水先生看风水,开始建生祠。
他们磨磨蹭蹭地基都没打好,魏忠贤居然比他们还认真,派了小太监来看,一看他们地基还没打好,有些生气了。那小太监得了盐户的三百两果茶钱,拼命给他们说好话,说到魏忠贤消气,又自己拨了一千两,让盐户们赶紧把生祠建起来。
范铉超笑道:“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自己拨钱给自己建生祠的。”
范景姒叹气,“就算魏忠贤拨了一千两,又能有什么用呢?一个生祠,又要气派非凡,又要美轮美奂,这上上下下至少也要万金才能建好。无盐商虽富,吴桥县却小,他们能富到哪里去?几户盐商为了建这生祠,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虽然盐引多了,现在比以前更糟糕了,只能等着生祠建好了慢慢回血。”
范铉超若有所思,总觉得这生祠的事不会到此结束。多米诺骨牌效应,若是有人知道建一座生祠就有这么大好处,吴桥县盐商小门小户的生意,建不起来。但是天下大明富户何其多,总有人能建起来的。而他们所图,又何止一点盐引?
大明江山上建起多少个魏忠贤的生祠,就有多少处尸骨遍地。
范铉超远远望去,生祠依山傍水,已经见了八|九成了,正殿已经建成,正在建大门,还有各种jīng工细琢的雕栏画栋,想必不日就能成型。
那儿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汗流浃背的工人们背着石块,或刻或凿,更有监工举着鞭子在旁边,动作慢些的上来就是一顿狠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