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谷解释:“厂子里的员工都是做惯了的,有经验,咱们重新建一个,找不到熟练工啊。”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工人还是铁饭碗,都以在厂里工作为荣,让他们出来在一个私人手底下挣钱,恐怕不是很容易。
“哥,咱们可以自己培养一批嘛。厂子里的那些人都是老油条了,根本不好使唤。”
赵声谷紧着眉:‘可以是可以,这样的话又要格外费神了。我原本也只是打算把厂子买过来后,那些老工人就做师傅,jiāo出来的人填充新厂,”
关远笑嘻嘻的说:“原来哥早就想到了,我还以为能展现一下我的聪明才智呢。”
赵声谷被他逗笑:“不用展示,你就够聪明了。”
过了几天,县里传来消息说,市里不同意他们的提议。其实赵声谷在他们要报往市里去的时候就猜到了,这些当官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让他们擅自做主将厂子卖给一个私人,太挑战他们的底线了。
既然是预料中的事qíng,赵声谷也没有失望。
他决定像卤料一样先办个作坊,培养一批熟练工,等政策一来,就立马成立大规模的厂子和公司。
赵声谷从空间里了解到了后世的审美发展,对于现阶段应该做什么样的衣服他已经了然于胸。关远和赵声谷在空间里学了几天制衣的原理后,用他过硬的绘画功底刷刷的就画了几幅设计图。
这些设计图都是基于现在的衣服样式做了些改变,既不会太过火,但又会让看见的人眼睛一亮穿上去显得特别jīng神。
至于布料,关远和赵声谷合计了一下,这东西投入不大,完全可以和制衣作坊一起办起来,他们稍微改进一下,这样和他们的设计的衣服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明显。
赵声谷是说gān就gān的人,和关远商量好后,两人便开始在县城找地方,既然要建织布的作坊,水源就很重要。
两人找来找去,在云县的近郊找到了一个适宜的地方,这里临近大月河的下流,而是一片荒地,离县城和关家屯都很近。
赵声谷想把这块地方拿下,李老知道了后直接对李县长说了,李县长看就是一块小小的荒地,便直接批了赵声谷提请的买下这块土地的请求。
这也算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了,要是再等几年,土地管理法出来之后,这地他们哪里能买!
既然买了地,作坊自然要尽快建起来。这些事赵声谷不要关远cao心,每天自己亲自在现场监督。
关远心疼赵声谷大热的天还要在外面晒太阳,便每天做好可口的饭菜亲自去送,这次请的人多,给工人们每天多给了点工钱,食宿自己负责,好在这些人都是在附近屯子里找的,家人每天都可以来送饭。
赵声谷的工钱开的高,这些人做起活来自然有劲,但每天却必有一次无比折磨的时间,那就是赵声谷吃饭的时候,也不知道那饭食是咋整的,浓郁的香味严重的刺激着这些汉子。
如此忙了一个月,荒地终于修整好,两个作坊也建了起来。
赵声谷想到一开始在这里待得时间肯定不短,又建了办公的地方,如此一来,整个作坊的硬件也就完成了。
关远和赵声谷自己亲自在空间里学习了织布和制衣的知识,前期就他们自己带人,虽然累一点,但后面等招的人上手了就好了。
这招人关远和赵声谷还是倾向于在农村找人,农村的妇女打小就会拿针线,而且大多数都是勤恳实诚的人,对于天天在地里刨食的她们来说,每个月也能挣着工钱,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城里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自认高人一等,对于这种私人作坊心里肯定看不起。关远和赵声谷可不想花钱了还请来一堆大爷。
于是云县附近的屯子因为赵声谷的招工再次沸腾了。
云县的人谁不知道,关家屯出了两个会挣钱的金娃娃,在他们卤料作坊里工作的人那拿的工钱和城里的工人比也不差了。
但卤料作坊招的人有限,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回到家里呕的饭都吃不下,这次竟然又要招工,而且工钱比在卤料作坊里还多些。这些屯子里的妇女差点就发疯了,听说这次招的人需要会做衣裳,针线活要好,一个个就在家里红着眼睛练针线活。
除了制衣作坊要招人,织布作坊也要招人,这次男女不限,继女人疯狂后,男人也摩拳擦掌的准备打败对手。
到了招工的这天,关家屯就迎来了一大波外屯的人,他们围着赵声谷的院子在密密麻麻的排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