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回单亲妈妈_作者:楚湘云(16)

2016-12-15 楚湘云

  原来,她身边四个丫头还不一样。紫薇和银翘是买来的。白芍和huáng芪是常家三代四代的家生子,名字也不是进来当丫头以后改的,而是出生后请当时常府主人常老爷赐的。白和huáng都是真姓。两人的祖辈父辈都在常家的生意铺子当差。常家旧例,家生子落地是奴籍,忠心肯gān的,到了差不多退休荣养的时候,能得自由身和一笔养老金。常府家生子多,主人少,内宅用不了很多人。能挑进府在太太小姐们身边伺候的,都是几代的老人家里出来,忠心耿耿,品貌还得是上等。这么挑出来的女孩儿,跟在太太小姐们身边长几年见识,不满二十岁就给议婚,主人还会送一套体面的嫁妆。虽然婚姻的对象主要还是常家下人和商铺伙计,候选人也有些好的,女方还能挑拣,嫁过去后,男家也不敢看轻。

  她身边原来还有个苏叶,打从她到常府就服侍她,已经二十多岁,早定了亲,就遣她嫁了,没带过段府来。银翘是过来后,她亲自从人伢子手上挑的。

  张歆原来有个担心,怕自己到时候脚底抹油跑路了,连累身边的丫头无辜受苦。原来白芍huáng芪是来镀金的,有背景,倒不用太担心段世昌发难。紫薇她会尽快调开。银翘,尽量少让她到跟前来吧。

  本事

  发现穿越到这个身体,她居然会听会说扬州话了,张歆又惊又喜。

  在心里默想一遍,自己从前学的会的,大半都还记得,却没多少能在这里用得上,还是挖掘一下这次穿越让她继承了多少本事吧。

  待刘嬷嬷为她挽好头发,张歆站起身,慢慢四下走动,尽量不着痕迹地打量起这宽敞的居室。

  架上有两本佛经。张歆拿起来翻翻,读着好像也能明白,看着前页,约摸知道后页讲什么。这身子原本的主人信佛,却也不是特虔诚特有研究的那种。

  瞧见窗前书案上的文房四宝,张歆丢下佛经踱过去,从镇纸底下拿起一小摞写着字的纸。娟秀的簪花小楷,抄的就是方才那本佛经的一段。

  张歆想了想,拿过一张空白纸,手指在十来只毛笔上滑过,捡了不大不小的一管,却不知去哪里沾墨。

  “又没人考你功课,病才好,也不好好歇着,写什么字呢?”口里嗔着,刘嬷嬷还是放下在收拾的妆盒,过来磨墨。

  张歆从没练过毛笔字,提笔舔墨落笔却做得熟练,一气呵成,头两个字还有点控制不住力道,歪歪扭扭,十来个以后,渐渐有了点样子,只是比那簪花小楷还差一截。

  刘嬷嬷早年陪着常府老夫人念书,后来看着两个小姐读书,知道一点,怕她沮丧,赶着安慰:“病了这么一场,躺了那么些天,难免酸乏些,再养几天就好了。我好些年不磨墨,手也酸了,今日别写了吧?”

  正好紫薇白芍洗完澡过来。张歆忌惮紫薇,笑着点头,随手把那张纸团起来扔了。

  卧室另一头有个门,走进去,居然是个绣房。真正的“绣”房!不大,两面墙上开着大窗,采光极好,窗下支着一张绣架,差不多有设计师制图板那么大。地上架上还有大大小小的绣架绣绷十几个。有的空着,有的绷着做了一半的绣活。墙上挂着一件新衣,袖口处还没完工,衣摆处的缠枝莲枝很眼熟。这不是帐顶的花纹么?那帐子居然是她自己绣的!

  案上随意堆着两卷薄绢,张歆打开来。一幅静夜花鸟图,取的是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chūn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chūn涧中”的诗意。另一幅是白描观音绣像,只用丝线勾勒了主要线条和部位,却很传神。

  张歆暗赞不已。在博物馆里也见过被誉为“古代刺绣jīng品”的百鸟朝凤嫁衣,花开富贵屏风,jīng工细作,手艺是没得说,却没多少印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雅致的绣品。《红楼梦》里有个“慧纹”,说是一位官宦小姐,能诗会画,jīng刺绣,绣品珍贵,富贵人家莫不以拥有为荣。这位姨奶奶的心思手艺,即使还没到那个境地,也差不远了。

  若能继承这个技艺,离开这里,最不济也能绣点东西卖钱,养活自己和孩子。这么想着,张歆拉开一边的抽屉,发现里面分了一排排小格,整整齐齐地收着各颜各色的丝线。满满四个抽屉,每一个里面都有百来种颜色,单单绿色就有二十来种。

  张歆看得眼都花了。就算这身体还记得针法,她也没原主人的眼光,更没这份耐xing和毅力。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