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回单亲妈妈_作者:楚湘云(179)

2016-12-15 楚湘云

  就是张歆要的样子花色挺与众不同的,每次程启都得费一番口舌同他弟弟说明白,他弟弟再亲自跑一趟德化,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给工匠们听。不过,程启觉得花这些功夫值得。

  憨厚的表面下,程启有着敏锐的生意头脑,直觉着张歆设计的某些与众不同的碗碟在南洋和西洋人那里,会比传统式样更受欢迎,更好卖,每一次都让弟弟按三到四倍的数量订货。订单大,虽然费些手脚,工匠们也乐意花心思去琢磨。

  张歆倘若知道这个,只怕更要把他划入jian商,加倍提防。

  年底农活少,大的三个孩子突然都离了家,突然清静下来,阿彩想起阿霞儿子阿兴的病不知好了没有,就带了阿樟,提了自家做的年节食品,跑了一趟。

  阿兴这场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急症,硬挺说不定也能挺过去,若不好好调养一番,断了根,弄不好就转成慢xing痼疾。还多亏了张歆塞的那些钱和那番话,使得阿霞把经济上的考虑放到一边,认真对待起来。

  阿彩见到的阿兴又是活蹦乱跳,因为这一阵汤药调养,营养也有所加qiáng,脸色还比从前好了不少。阿霞仍不敢怠慢,坚持要他按大夫的吩咐,吃完这回的药,再去看大夫复诊,确认无事了才行。

  阿霞公婆都已去世,兄弟虽然分家,各过各的,仍住在一处,一个大门进出。夫家嫂子们眼见阿霞换了一番作派,突然有钱了,舍得吃,舍得买药,都有些眼热。得知是阿霞娘家妹子拿了钱给阿兴治病,没几天又听说她这妹子在泉州城里开着一间大酒楼,来往的都是官府富商的家眷,脸上就有些不自在,接着,就对他们这一房热络起来,话里话外地打听张歆的qíng况。

  阿霞嫁过来三十年,因为是最小的媳妇,嫁妆又薄,娘家又穷,还没有亲兄弟,丈夫又是老实巴jiāo沉默寡言的xing子,生了七个孩子,分家前,每天天不亮就要起chuáng给一大家子做饭,公婆最后几年病卧在chuáng,几乎都是她伺候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没在两个嫂子的半句好话,落下半点体面。遇到利益分配,他们这一房也是注定吃亏。到头来,还是张歆,她的体面她的钱,为他们赢得了自家兄嫂的重视。

  原来,哥哥嫂子也是会陪着笑脸同他们说话的!阿霞和丈夫旺和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到底本xing忠厚,撂不下冷脸,吐不出恶言,还要管着自家孩子不可对长辈不礼貌。兄嫂们对张歆的好奇和打探,他们却是无法满足。

  阿彩这回探望长姐,遭遇从未有过的热qíng接待。阿霞和旺和都被挤到一边,旺和的两个嫂子抢着拉她说话,还拿出自家舍不得吃喝的茶叶和糖果招待她和阿樟。

  待她们开始打听张歆的家底和生意,阿彩的讶异终于找到了答案。

  虽然都是在陈林氏的教导下长大,阿彩的xing格有亲生父母的遗传,陈林氏对她也不象对阿霞那么严厉,夫家的人际关系生活也要轻松自在不少,所以,阿彩多了几分机灵,还有偶尔的促狭。

  想明白旺和嫂子态度变化的原因,阿彩一边声称不了解妹妹的家底,而且这个妹妹姓张,她的钱也姓张,与陈家无关,与她们姐妹更加无关,一边又透露出张歆正在为她义母同知老夫人预备寿筵,刚买下几十亩地也没空去看。反正这些事,她们若有心打听,晚些日子也能知道。

  旺和的两个嫂子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不知盘算什么。

  阿彩也不理她们,转向姐姐姐夫:“阿玉呢?怎么还在做工?一般东家,没有特别的事,这时节都该放工人回家准备过年了。”

  阿玉做工的地方就在离家三里的镇上。是旺和二嫂介绍的,在她女婿家的针线铺子做帮工。虽说是堂姐堂姐夫的铺子,阿玉可没有因为这层关系得到半点照顾。做伯母和堂姐的口口声声看在自家人的份上,才把这份工留给她,去学手艺,还计较什么工钱。阿玉在那边,不但要做铺子里的活,还时不常被堂姐叫去帮厨帮佣,工作比别人只多不少,工钱比别人只少不多。旺和阿霞在家还要时不时听二嫂念叨,好像三房欠了她们母女多大的人qíng。

  阿彩只听到了几次,都不痛快,劝姐姐给阿玉换一份工。旺和阿霞心里不是不明白,却想着这份工离家近,到底是亲戚家,放心些,阿玉年轻,多做点活,哪怕受点委屈,早些懂得人事,也不是坏事。要另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