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回单亲妈妈_作者:楚湘云(257)

2016-12-15 楚湘云

  “我不嫌。我家里也有没办法,改嫁的。就是小姨,我看她事事cao心,那么辛苦,倒真希望她能有个依靠。”阿玉不知不觉对小丁说出了心里话。

  小丁看得开:“长辈的事,我们不该cha嘴。你小姨心思通透,会明白怎样最好。”

  阿玉回家讲了丁家的事,陈林氏等人也没怎么介意,反而觉得小丁是个好孩子,可以放心把阿玉嫁给他。

  还是张歆问了一句:“他娘改嫁,对儿孙总有些影响。阿玉,你当真不在乎?”

  阿玉了解过这个,答得坦然:“小家小户,能平安过日子,不愁吃穿,就不错了。不象大户人家在乎虚名。真说到影响,除了说亲时会被一些人挑眼,就是三代之内不能科考罢了。我们这样人家,两代三代内,能不能读书都不一定,贡院的门更是摸不到。”

  张歆有些意外,认真地看着阿玉,点头赞道:“丁家能娶我们阿玉,真是福气!不但能gān,眼光也长远,两三代的事都想到了。”

  众人都笑起来。阿玉臊得满脸通红,走上前要拧笑得最大声的阿兔。姐妹两个闹成一团。

  丁家遣媒人去向旺和阿霞提亲。

  料定这桩婚事必定成了,陈林氏欢欢喜喜帮阿玉置办嫁妆。阿玉是唯一的嫡亲外孙女,也是孙辈里第一个出嫁的女儿。

  正忙得一团高兴,湖西村来人,慌慌张张地报告:“阿祥和江家几个后生打起来了。阿姆快回去看看吧。”

  112拳头和歪理

  陈林氏急忙赶回去,阿祥的架早已打完,身上挂了好几处彩,兴致却好,对着来慰问或看热闹的族人侃侃而谈。

  阿怀媳妇带着儿子女儿捣糙药,拿药酒,给阿祥和助拳的几个小伙子治伤,还要招呼进门的长辈落座喝茶,忙得脚不沾地,却笑得开怀。

  阿祥打这场架,还是因为张歆那些流言的缘故。

  张歆跟程启出海那天,给张歆看门的陈四的侄儿正好去泉州,顺道去看陈四和陈林氏,带回小qiáng被绑架,张歆求程家帮忙的消息。

  都知道唯一的儿子对于张歆意味着什么,这边的族人跟着提心吊胆了几天。阿怀媳妇和几个近亲女眷还去庙里烧香,请求佛祖和妈祖娘娘保佑。

  总算老天开眼,母子两个平安回来。大家松口气,出声或不出声地,刚念了句佛,就听到随之而来的流言。流言从泉州传到镇上,被姓江的带回村里。

  湖西村住了五个姓。其他三个姓,要么人丁凋零,要么搬去镇上,要么避祸迁去了山里,留在湖西村的只有几户,不成气候。陈氏人多,土地却多半掌握在江氏手里。海上生路断了,陈家人转回陆上刨食,发现在他们之后来此落户的江氏致力于农耕,经过几十年开垦,占有了村子附近适合耕种的土地。骄傲硬气的陈家人只能租他们的田种,做佃户。

  江氏上一辈的老太爷,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湖西村改名为江村,把外姓村民都变成江家的佃农,甚至奴隶。可惜陈家人口多,抱团,男人心底里留着祖辈的qiáng悍,不肯屈服,宁可出远门做苦工,也不肯向江氏低头。江老太爷啃了十几年也没能咬开这块石头,倒等来他投靠的大人物获罪,连累江家盛极转衰。

  陈氏气势未输,可因经济缘故,长期处于江氏下风。一年前,陈林氏得到表彰,连带地湖西陈氏走出江氏的yīn影被世人所知。随后,张歆返乡认祖。这个外姓女儿没有直接给陈氏创造多大福祉,然而,因为去年底她的农庄整地,过年前,只有一个姓陈的找姓江的借钱。利用她的捐赠,刚能勉qiáng果腹的陈氏办起了学堂。

  江氏仍然拥有着湖西村所有良田,大半土地,仍比陈氏有钱很多,仍然雇着不少陈姓人口种田,然而,势头不妙。

  阿祥媳妇弄出事端,阿祥丢了差事,灰溜溜回家来,让不少江氏族人暗慡了两天。没想到,阿祥真的洗心革面,不急着外出做事,整顿家务,在学堂义务助教,又在族老跟前chuī风,明确了家族内共同接济孤寡老幼的做法。陈氏仍然穷,行事和组织却已有名门望族的风范。相比之下,江氏虽有几个钱,不过被人当作土老财。

  张歆自己的生意搞得有声有色,将小农庄卖给外甥,又买了个****子,整地修路,拉走了陈氏近半人马。被她扶持起来的林二,收购禽畜也是越做越大,做了陈家女婿,雇的帮手都姓陈。阿祥开始山货生意,也在族里挑帮手。另外一些活泛的,暗中琢磨思考,想借这股运势,开始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