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回单亲妈妈_作者:楚湘云(266)

2016-12-15 楚湘云

  换了个大农庄,明年种植的面积大得多,需要的种子量也多。今年原本种植的不多,收成虽好,量也不多,比如玉米,张歆留了一大半做种,分出一些分给陈氏族人,阿彩家里,还有南山村的林家舅舅。

  张歆有心推广新作物,可不想搞什么宣传,准备愿者上钩,也有意想要通过这个过程提升自家亲戚的社会名望。让他们抢个先手,先种植起来,物以稀为贵,其他人要跟风,就要上门讨种子,或者花钱买,或者欠人qíng。

  种子这东西,多等个一年就有了。可这世上xing急的人不少,连一年也不肯等,gān脆绕过张歆,求到了程启头上。

  要依程启的xing子,一定会设法解释推托。他也就是从张歆那里听了几句,并不了解那些作物,手头更没种子。只是这样一来,就可能被认为帮着张歆藏私。

  还好这事先被董氏知道,一边让管家细问qíng由,一边让人去找张歆讨些种子来应付。她没有张歆那么明确的想法,却也敏感到这是个对程启有利的机会。

  张歆一听给程启惹了麻烦,不敢怠慢,连忙吩咐阿金把自家留的种子分出一半来,送去给董氏。

  见张歆如此gān脆,董氏大为好感,留下一半,剩下一半让阿金带回去。留下的种子中,董氏又收起一半,让管事安排来年在庄子上种植,这才把剩下的拿出来,分成小包。

  董氏让管家传话说:“不错,种子是我家大爷带回来的。只是原先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只胡乱种了几棵玩耍。如今既然大家都说是好东西,看来真是有用的。只是,原来种的少,手头种子不多。我们老夫人吩咐拿出一半来分给乡亲,先来先得。今年没分到的,也不必着急。剩下一半种子,老夫人已吩咐明年拿到庄上种,收成的,还分给乡亲作种。”

  董氏有程董两大家族背书,说出的话,无人不信。来的人欢欢喜喜拿了种子回家。听到消息的人,有的根本没见过不知道都是什么东西,本着占便宜不吃亏的想法,也赶忙上门讨。来得晚的,没拿到种子,就在管家处登记,开始排明年的队。

  一个福寿阁,一次谣言风波,还有免费派送新作物种子,使得程启在短短一年内,一跃成为程氏风头最qiáng劲的新闻人物,威望不足,名声已然不小。

  程启的宽厚诚实,温和可亲,善良大方,见义勇为,甚至他被上层人物嫌弃的带着土气的面貌,有些笨拙的言行,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极大好感。

  董氏又惊又喜。董家在泉州以西占有大片土地茶园,是闽南三大茶商之一。作为董老太爷宠爱的唯一嫡女,从小参与管家和生意,董氏从来不喜欢忍气吞声,更不是个低调的人。然而,她嫁的是程氏旁系子弟,一个父子相承一贯低调的家庭。

  论起财大气粗,他们这一支远远比不上嫡支。几代耕读,两代有人科举出仕,门楣却是清贵。商家之女的她携带大笔嫁妆嫁过来,却是让出身破落士族的婆婆不喜欢,还把小儿子不肯读书跑去做生意归为董氏的错。

  那几年,董氏被婆婆重重的规矩压得郁闷,最终还是靠着管家理财的本领才站住脚,直到挣出那个大院子,才终于能畅快地喘气,只是仍憋着股劲。

  丈夫是个有能耐的,xing子也不古板,只是被家主族兄吃得死死,竟置妻儿于不顾。两个儿子都是好的,只是凭她怎么教导,仍是遗传了丈夫的个xing,遇事先忍让,低调不肯出头。

  夫妻母子二三十年经营下来,他们这一房的经济实力比嫡支的几房已经不弱。董氏和程三老爷唯有一点相同——他们都认为没有程四的帮助,现任家主得不到这个位置,也坐不到现在。

  虽然程四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一直在家主的影子里,并没得到应有的尊敬,连累他们这一房也常被欺负。董氏气愤不甘,对丈夫失望了,只想扶持儿子出头,争一口气,可程启——

  董氏都已经失望了,准备放弃了,没想到因为张歆的出现,短短一年就达成了她十年也没能做到的目标。程启名气大了,xing格也开始露出棱角。

  董氏对张歆的感觉是矛盾的。欣赏这个女子,感激她带来的改变。如果仅仅是君子之jiāo淡如水的朋友,她会很喜欢儿子遇到这样的朋友。可一想到儿子对她的爱恋,相当于非她不娶的宣言,董氏心里就酸酸的,不痛快,不能接受她的身份。

  最贴心的女儿却不理解她的心qíng,欢快地说:“大哥自从遇到张氏,真是时来运转,做什么都顺利,又发财,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