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心中温暖,笑道:“劳四弟牵挂,我很好。你前些日子送来的那对鸟儿,叫得很好听,我很喜欢。多谢费心!”
“真的?”常正鸣高兴的脸都红了:“眼下chūn暖花开,林子里鸟鸣一片,更加好听。”
这才像个孩子!被选中做了常府四爷,衣食无虞,进出都有人伺候,将来也有了保障,可谓一步登天,却也是有所失的吧。想到偌大一个常府,只有他一个半大主子,又是半路过继来的,其中寂寞委屈困难之处,也难以对人言,张歆对这个弟弟又添了两份怜爱。
原本,她就在想着怎么帮常家那个嗣子安排一下。玉娥的临终嘱托,张歆可没放在心上。不管对玉婕有多大恩,开口要她嫁给自己的丈夫,而后克服不了心理的嫉妒,用身份和恩qíngbī得玉婕放弃最后所有的一点尊严,在张歆看来,玉娥早已无权再要求玉婕做任何事。然而,常烁却是个难得的好男人,好养父,教养方式不尽正确,对玉婕的疼爱却是实打实。
武则天好容易把李家天下改得姓武,只因侄儿不祭祀姑母,担心死后无人供奉,还得做回太后,找姓李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可见古人对于子孙的供奉看得有多重!张歆本是不信灵魂之说,穿了这一回,宁信其有,不忍见常烁夫妻身后萧条,死得不甘心。
段世昌既然挑了常正鸣承嗣常烁,应该没有要争夺常家财产的意思,不会对常正鸣不利,但也不会希望他有大出息。他想要长久地保有对常家和常正鸣的控制权,一方面继续以常家做梯子,开拓自己的局面,另一方面彰显他义气深重,赢得人脉声望。
如果不是“丈夫”,只是同事,或者朋友,张歆大概会比较欣赏段世昌。面对利益,这个人既有赌徒的勇气,也有开阔的眼光和胸怀,他不贪图常家的巨大财产,自立门户,为常家立嗣,扶持幼弟,生生把不光彩的“赘婿”历史,变成为人称道的“义举”,还落下许多实惠。在后世说来就是——化危机为机会。
常正鸣需要小心的是来自常氏家族的算计,他需要更多更好的教育,才能自保,将来才能真正坐稳“常家之主”的位置。
张歆和常正鸣下到山脚时,段世昌已经成功镇压了混球生父的恶意生事。从那几人难看的脸色就可以知道,他们没讨到什么便宜。
看见常正鸣,站在段世昌身边的两位老者嘀咕了两句什么。
段世昌冷冷地瞥了他们一眼,扬声对这边唤道:“四弟,过来见过后街的炫四叔和焰七叔,听听两位长者有何见教。”
作者有话要说:水雷效果还可以,上章留言达到58条,略感安慰。
发表22章了,总留言书仍不继总收藏数,还是很郁闷啊!
不管怎么说,姑娘们的进步表现给俺提供了动力,本周五更的目标已经达到。至于第六更有无,嘿嘿,看接下来两天的表现。
革命的路还很长,同志们努力啊!更新在你们手里。
白衣庵
事关孩子教育,少年成长,她又没有很多时间,当然要尽快安排好。
清明过后不久,吴老太爷六十寿辰将至。张歆觉得该有所表示,她这一阵子所有jiāo际应酬一概不去,不好也不想在正日子露脸,提前两天,带着常正鸣登门拜寿。常正鸣还是孩子,没有大人带着,也不方便出席酒宴。
段府的寿礼,回头段世昌会带来。张歆献上的是玉婕绣的观音大士像。心里有点舍不得,可怎么看都是最能表达心意的礼物。
吴老太爷果然非常喜欢,大大夸赞了一番。
张歆这才说明来意,请吴老太爷为常正鸣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需要调养的地方,再教点养生健体之法,可能的话推荐一个武学师傅。师傅的武功不必多高qiáng,最重要为人可靠,不古板,有阅历,最好再能懂点huáng芪之术。七岁以前,本是身体打基础的时候。张歆担心常正鸣早年营养不良,身体受过nüè待,存下隐患。如果有,尽早发现治疗才好。要能找到那么一位师傅在身边,安全和健康也能放心。
吴老太爷有些意外她的要求,却了解并同意她的想法,望向她的目光赞赏有加,又带着一点遗憾。
经过细细搭脉检查,又问了不少话,吴老太爷得出结论:总体上还算健康,幼时三餐不继,营养匮乏确实落下一些后遗症,好在年纪尚小,留心调理养护,可以补救。左胳膊曾经骨折,当时没有妥善医治,虽然长好了,位置有些不对,却也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