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一下又一下地摩挲着乖乖靠在周阳怀里的妹妹,清亮的黑眼睛带温柔的笑意看着她。
周晚晚回报给两个哥哥甜甜的笑,她当然不会在乎这些,她只是把这场闹剧当热闹看而已。
麦子周红香是一定会拿走的,这毫无悬念。她也不在乎这些,反正有她在,哥哥不会挨饿就是了。
最后,周红香果然如愿。可称麦子时周老太太的脸就黑了。周家这次分的五百多斤麦子分别装了两个整麻袋和一个大半袋,不知是王凤英的示意还是周富自作主张,反正他只是把那大半袋的麦子扛了进来,还去生产队借了一杆秤回来。
意思很明显,就是这大半袋一百多斤的麦子也不能全给周红香的,她拿了多少得记上账。
周老太太瞪着周富的眼睛几乎赤红,周军还不怕死地嚷了一句:“爷、奶和老姑三口人也分不到一百斤麦子呢!”虽然全家人都知道周老太太所谓的拿他们三口人的那份就是个幌子,不能当真。可现在有一个人起头说要当真了,其他人当然乐得顺水推舟,能少分走一点麦子也是好的。
当天下午周红香就红着眼睛走了,钱刚背上背着周老太太qiáng行分给他们的一百二十斤小麦。
周红香还找到了老队长,跟他承诺,秋收就回来gān活。当然,她这个回来gān活的机会也是求来的,如果再不回来,到秋分粮食的时候就更没有他们的份儿了。
分了麦子,三家屯人的伙食终于有了改善。虽然还是不够吃,但偶尔做一顿掺了大半菜叶子的贴饼子还是可以的。能吃上一顿饱饭,并且看到了丰收的希望,这比什么都能调动大家的积极xing。
割麦子之后翻麦地、种秋白菜,社员们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qíng。虽然还是全靠人力,但再也看不到谁在放工的路上累得直打晃了。活还是一样地累,肚子也只能维持个半饱,可人们的jīng神状态不一样了。
所以说希望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有了它,就算是只剩一副骨头架子,也能让人坚持着不倒下。
食物不那么紧缺了,周家饭桌上的气氛却变得诡异起来。按理说周老太太将自己的口粮送了出去,应该在饭桌上收敛一点,可她却恰恰相反。谁敢对她的食物分配有一点表示,那就是点着了炸药包,非闹得全家jī犬不宁,其恶劣程度直bījīng神病人。
这样的周老太太闹得周家人人自危,就怕惹着她弄得自己一头包。
对周老太太这不可理喻的逻辑,周晚晚还是能猜出一些原因的。这次分麦子的事qíng可以说是周家几个儿子第一次集体反对她这个母亲,虽然被她哭闹着应付了过去,但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她是不占理的。
如果周老太太现在以一副理亏的姿态坐在周家的饭桌上,那她以后对周家人的统治就困难了,当然就更不用想还要填补周红香了。
所以她现在必须拿出铁血手段,再次确立并巩固自己在周家的地位。别以为周老太太这种疯婆子一样得谁咬谁的手段不入流,可这对周家的男人绝对好使。
周老头怕麻烦,周老太太作得太厉害了,他为了过上清净日子必然会出手。他不会去分析什么对错,那些他都不在乎,他的目的就是要过上清净日子,所以,他只会挑软柿子捏。谁听话、懂事、容易息事宁人,他就会要求谁更听话、更懂事,而这个息事宁人的人选当然不会是得谁咬谁的周老太太。
至于周家的几个儿子,周chūn发只要不关系到他大队会计的面子,是什么都不管的,其他三个,两个愚孝,剩下一个周chūn来有什么想法也就只能憋着了。
周家的日子就这样扭曲地过着,周晚晚和哥哥们任他们jī飞狗跳,丝毫不往心里去。周家的人和事越来越难影响到他们三个,甚至对周家人感qíng最深的周阳,现在也能心安理得地吃周晚晚给她准备的小灶了。
第七十二章 本xing
七月下旬的时候,周家的小jī开始生蛋了,周家的jī蛋当然不可能给大伙儿吃,这是要留着卖钱买一些日用品的。
当时的农村,家家都养jī,却基本上家家都不吃jī蛋,大队供销社二分钱一个收购,卖了在供销社买盐、火柴这些必需的日用品。有一些上学的小孩子,没有本子铅笔了,从jī窝里拿一个jī蛋,到供销社直接换。当时对这个现象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jī屁股银行”,意思是说农村家庭一年的零花钱基本都是从jī屁股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