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等侯家松口,把墩子的户口也加进来了。侯家却一直拖着不给个痛快话,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这是想让墩子给他们家扛一辈子长活呢!
“你们家孩子户口在六队,你跑我们这领啥粮食?”老队长最看不惯的就是不劳而获偷jian耍滑的人,别说他对墩子的qíng况都了解,就是不了解,他也不可能把麦子让侯家拿走。
侯家人争了一通,最后还是灰头土脸地走了,墩子今年的麦子也没分到。
“没事儿,到秋把你户口迁过来就好了,咱家不缺那三十斤麦子。”他们家确实不缺这三十斤麦子,他们礼拜天上一趟山就能抓住几十只山jī和兔子,能卖三四十块钱,还能换回八九十斤ròu票,他们的日子好过着呢。
可往家拿粮食,这是墩子作为家里一员的尊严,他还是过不去这道坎儿。
墩子心里的坎儿到秋天分到粮食就能过去了,可周家眼前的坎儿就过不去了。
今年小麦又是大丰收,每个人分的麦子比去年还多,有三十斤。可周家作为黑五类家庭,只能分给他们一半儿的麦子。
就这一半儿,他们也可能拿不到手。
徐一刀和徐大力早就拿着借条坐在生产队的大炕上等着称麦子了。
第一七二章 无赖
分了家,那三家不可能替周chūn发还账了,可周老头当时是一家之主,他是怎么都躲不过的,所以最后,周老头一家和周chūn发一家的小麦被徐一刀和徐大力两人平分了。
徐一刀走时还说了,等秋天分粮分钱时他还来。徐大力没走,他今天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周富两口子跟周chūn发分家。
周老太太搞封建大家长,周chūn发也敢搞?他当然不敢,现在大队和基建队正查他的帐呢,他装孙子还来不及,哪敢惹一点事儿。
周chūn发被查账,是小张叔叔从沈爷爷那过来以后的事。他其实什么都没说,就是随便跟公社革委会的几个领导抽了一根烟,顺便把自己的行程简单地说了一下,周chūn发的帐就被查了个底儿掉。
所以周富和徐chūn很顺利地就跟他们分了家。两个人是真正的净身出户,王凤英连一chuáng被子都没给他们拿走,就让两个人带着随身的衣裳出来了。
周富默默地拉着徐chūn住到周阳他们前街那栋半塌的破房子里,先去队里借了点粮食,抱了一堆麦秆儿,两人就算安上家了。
周晨站在院子里往前街看了半天,回去收拾了一口小锅、一大块塑料布、一大筐土豆和一袋盐给他们送了过去。
家里人谁都没说什么。周晨送了东西,也不听周富他们道谢,板着脸一句话都没说就回来了。
“就当谢谢他们给咱们收拾园子。”周晨闷闷地说道。不知道是跟家里人解释,还是在说服自己。
墩子迁户口的事一直没能解决,侯家就是不松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这是打着霸占墩子的工分的主意呢。
拖到八月末。侯雪芳的一句话让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忽然变得不那么简单起来。
那天临近放学的时候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周晨和同学们放学了也不能回家,都在教室里等着雨停。
雨刚停,墩子就来接他们了。“阳子在家做面片儿,等你俩回去就能吃了,热乎乎地喝一大碗就暖和了,还给囡囡打了一个荷包蛋!”
北方八月末的傍晚。下过雨就有些微凉了。这个时候,能坐在温温的土炕上喝一碗面片汤,那是非常舒服的事。
墩子背上周晨的书包。抱起周晚晚,给她穿上小外套,就准备接弟弟妹妹回家吃热乎乎的面片了。
周晨嘴上说雨都停了不用来接,眼睛里却笑盈盈地。欢快地跟同学们告别。
“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呸!”侯雪芳冲着兄妹几人恶狠狠地瞪过去。《小兵张嘎》的台词让她念得咬牙切齿。
侯雪芳觉得非常没面子。以前下雨天的时候,墩子也来接人。可接的是她,有时候路不好走,她让墩子背她。墩子就得背。现在可倒好,跟人家亲亲热热地做一家人了,没看着她一样。
这让她在同学们面前多丢脸!
兄妹三人都当没听到一样,高高兴兴地出了教室往家走。过好他们的日子。让侯雪芳之流嫉妒得吐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反击了。
“你们别臭美!早晚有你们后悔的一天!”侯雪芳见人家根本就不搭理她,忽然怒从胆边生,气急败坏地跑出教室,站在门口冲兄妹三人声嘶力竭地喊:“墩子!你别做美梦了!我爹不会松口的!我们就是要拖死你!你挣的工分以后都是我们家的!让你啥也捞不着!让你给我们家扛一辈子长活!”侯雪芳喊得脸红脖子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