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暹对任隽很是迁就了几日。
当天夜里谢琬收到罗升从京中寄来的信,信上说铺子的事都已经办妥,估摸着明后日就能回清河。谢琬看完信后也以谢琅的名义修了封书信到魏府,告诉了魏彬夫妇魏暹的下落。
不管怎么说,魏暹如若在清河期间出事。最后总归要落到谢府头上。魏府可不会管你们之间内斗不内斗的,到时心疼儿子要整他们,那就是一竿子掀翻的事。
如今谢琬主动告知了他们下落,魏彬若是知道做的。就应该立即派人前来,或者把他即刻接回去,若是不派人保护也不接走,那出了事可就跟谢府没多大关系了。虽然因为魏暹曾经救下谢琬,谢琬并不会对他置之不理,可到底难保万一。
翌日便是中秋日,府里各房中午都在上房会餐。谢琬早饭后去了趟铺子,原本打算去去就回,哪料宁大乙带着一大帮狗腿子从河间府回来,得了个西洋音乐盒。路过李子胡同时正好看见她的骡车,便就拐进来跟她献宝,多呆了有片刻。
回到府里时任隽就已经在二门下等着她了。
“这么久没回来,还道你遇上意外了。”他迎过来伸出手,准备扶她下地。
谢琬不动声色退开半步。带着淡淡的笑说道:“任三哥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任隽感受到她的抗拒,两手落寞地垂下去。“我看你还没回,特地等你。”
“不用了。”谢琬口气愈发淡漠,“任三哥不必在我身上费心了。”说完上了石阶,上了左首去颐风院的游廊。
任隽追上来,苍白着脸捉住她的袖子。“你,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是因为魏暹吗?”
谢琬唇角扬了扬。转过头来,说道:“从我初初认识你到如今,我就是这样子。并不是你所以为的因为棋姐儿,或者是魏公子。从此往后,兴许一直到我死,不管我会认识谁。我对你也一直会是这样子。”
“琬琬!”
任隽失声,双肩已然发起颤来。
谢琬退开两步,冲他颌首致意,转身离去。
倒是停在身后不远的玉雪与钱壮互看了眼,默然叹了口气。
中午的宴会自然是欢者见欢。愁者见愁。
谢琬像往常一样话不多,但脸上始终带着沉静的微笑。男孩子们自成一桌,中间花觚里cha着桂花,魏暹他们行着酒令,而谢棋走到任隽这桌缠着要喝酒,被他撂了袖子,拨开她回了房。
晚上可以上街看花灯。
谢琬换好了衣裳,玉雪又替她新梳了头发。
魏暹看着被挽了双挂髻、戴着珠花缀饰的她走出来,说道:
“在京师外的地方才有这样的好处,像我们京师的姑娘们,一到十来岁的模样,不要说上街看花灯了,就是平常出门上街买个花啊粉的都艰难。总怕被人瞧见丢了体面。不过像你这样的,确实也是少出门的好,要不然被人看见,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媒婆上门。烦都烦死了!”
谢琬想起谢荣只怕也请人充当过媒婆上门,便不由笑了。
对于他说的那些姑娘,其实也不过是有身份的姑娘家,寻常百姓不论男女到了年纪都要奔波过日子的,哪有那份娇养的资格。前世她在京师走街串巷得多了,哪天路上都不缺年轻姑娘。
在二门下碰了面,一行七个人带着各自服侍的人,便就浩浩dàngdàng上街了。
魏暹因只带了个小厮天赐,谢琬怕夜里人多有闪失,便让吴兴跟在他身边照应。
县里的花街在青花胡同,平时是卖灯笼雨伞的街市,今夜一条街全都成了花灯的海洋,全城老少包括近郊村庄里的人都涌进来了。
钱壮眼尖,进了街口便看见了村子里邻居大妈,打了声招呼没走两步,就见到了自己的父母钱老伯夫妇。老俩口是挑着一挑菱角进城来卖的,看到谢琬,钱大娘连忙拿纸包了好几包塞到钱壮手里,jiāo代他给谢琬吃。
谢琬说道:“钱壮每个月领的钱都给您们了么?”
钱老伯乐得嘴角都扯到后耳根去了,忙不迭点头道:“给了给了!每个月都固定jiāo六两银子给我们,他说在姑娘身边,什么也用不着,留几个钱零花就成。如今承蒙姑娘关照,我们日子也松快多了。我这也是闲不住,一面也来看个热闹!”
谢琬看他们欢喜,心中也十分欢喜。
魏暹瞅着奇怪,“怎么连人家钱护卫的爹娘都对你这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