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便就道:“请侍郎请借一步说话。”
谢荣看了他一眼,随他进了侧室。
府尹与他拱了拱手,说道:“在下虽与在人头次打jiāo道,但是也深深敬佩大人的才华和为人。依我看令侄说的对,老太太这要求也不过份。侍郎大人还是替老太太请个诰封吧。此事也不过是走走程序的事。若是因此传开去,不但会让外人质疑大人的品行,也容易让皇上老人家不满。”
人至清,则无察。从这么多年皇上对百官的待遇来看,皇上其实并不像是那种要求臣子一定要品xing完美到无懈可击的人,人偶尔有些差错难免,可若是接连再三地闹出不好的传闻,天子为顾面子,为维护朝纲,也还是会有所表示的。
他这番话,谢荣哪里不知?所以即使李夫人大闹四叶胡同,即使谢葳名声扫地,他也并没有到无措的地步。因为这些年来他为自己已经铺垫得够不错了,这个时候已经官至三品,若是还让人抓不出丁点毛病,岂不更让天子忌惮?
可是不孝这两个字分量太重了,当初他就是拿着它去要挟的谢琅,如今他反过来拿它bī他,也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但是府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能接受他的好意。
“大人所言甚是。这便请大人下判吧。”
二人出来回到公堂,王氏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颇有些紧张地看着谢荣。
自己的儿子她很清楚,她很怕在这个时候又被他想出什么理由来回绝。
府尹道:“方才侍郎大人表示已经正在计划上书为老太太请封,看来此事果然是场误会,主要是大人公务繁忙,未曾及时把这事告诉老太太罢了。至于状告谢夫人不孝,相信侍郎大人回去自也会有番说法。本官也难断家务事,这事真闹开也伤了自家和气,便就此和解了罢。”
王氏看向谢荣,谢荣如往常般一副云淡风清的表qíng。
谢琅道:“府尹大人虽然说三叔正在计划上书,不过,我们并没有亲耳听见,还是请三叔亲口给老太太一番jiāo代才好。”
谢荣看了他一眼,说道:“三日之内,我必然上书请封。”
“这样我就放心了。”谢琅点点头,“既然如此,老太太是想回三叔那里静等消息,还是回孙儿府上去?”
224 疏忽
王氏也在琢磨。谢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她赶走,眼下回到四叶胡同,就遂了她的心意。可是谢荣却说要三日内上书,这三日内谢荣会怎么折腾她还不一定呢!可是她若不回去,那谢荣万一又出什么夭蛾子找理由搪塞推托怎么办?
不成,她还是得回四叶胡同时刻催着他才行。她总不能在枫树胡同呆一辈子,迟早她得回到儿子身边去,如果不借着眼下机会把诰封弄到手,那将来还是句空话!谢荣huáng氏再怎么nüè待她,总不能把她弄死吧?
横竖等有了诰命,谢荣huáng氏要是再nüè待她,她就上书告到都察院去!所以,她又有什么不敢回去的?
她说道:“我要回四叶胡同去。”
谢琅看向谢荣,“我记得上次三叔说,等老太太想回府时,三叔便来接她回府。眼下老太太既有这意愿,便就请三叔三婶顺便接了老太太回府去吧。”
到了这会儿,谢荣也就只得答应。
都已经被bī得后退无路,索xing一并收下。
王氏就此当着府顺天府尹的面被谢荣夫妇接了回去,当然有了府尹从中斡旋,一些不利于谢荣的传闻也就最大限度地被遮掩了下去。
王氏的行李很快被打点好送到四叶胡同,谢棋一并送回去,谢琅松了口气,洪连珠也松了口气。
谢荣一行人回到府里,庞福自命人去收拾王氏的住处不提。
这里谢荣进了正房,huáng氏因为自己行为不检而给谢荣脸上抹黑感到很愧疚,沏了杯给谢荣,说道:“这件事是我不对,往后我定然好生孝敬老太太,不再拖你的后腿。”
谢荣接了茶,面色平静地望着她,说道:“这事不怪你,我自己也有责任。这请封的事是逃不了了。老太太受封之后你要仔细看着她一举一动。莫让她再得意忘形弄出什么事来才是要紧。她若接受了诰命又胡闹出什么事来,到那时才叫做真正对我不利。”
huáng氏深以为然,郑重地点头:“我自然会好好看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