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力谏直议,那些在朝中没有背景的将士难道从此不会感激他吗?连日来他屡受非议的名声难道不会因此又挽回几分吗?
倒是让他一举两得了。
谢琬沉吟了片刻,便就放吴兴去了正院回话,自己往禧福堂这边来。
不料洪连珠也在,余氏与她正在整理着酒宴名单。
谢琬顺便把谢琅要晚归的事qíng告诉了洪连珠,洪连珠脸上一红,余氏却欢喜地道:“夫妻恩爱是福气,不必不好意思。琅儿有这份心,我也是放心的。”
谢琬最怕她们说着说着就扯到自己身上,遂笑道:“你们说话,我去看看舅舅在不在。”转了出来。
齐嵩正在写喜帖,谢琬凑过去看了看,笑道:“舅舅笔力越发厉害了。”
齐嵩边写边笑:“还不是老样子?不过在礼部衙门比起从前来用笔的机会多,所以略显娴熟些罢了。”
谢琬替他磨墨,说道:“谢荣上了请封王氏为诰命的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批下来?”
齐嵩停了笔,想了想道:“段大人原是不批,但前日逢之跟魏阁老去说过这事之后,倒是转了态度。理应这明后两日就有消息下来。”
谢琬点点头:“那就好。”这事闹得皇上也动了怒,谢琅此后自然会加紧这方面的防患。只是终归害得人家受斥责,她心里终是有愧。只要封诰的事不出问题,谢荣露出的空门就大了,王氏就是个祸害,谁捡着谁都不能安生,谢荣总归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她一看旁边还有那么厚的帖子,便也提了枝笔,说道:“我来帮您写!”
魏彬受了斥责,而谢荣却敢言敢谏,这令皇帝十分高兴,在斥责魏彬之余,又夸奖了季振元一句,“季阁老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微平颇有你当初雷厉风行之气魄啊!”
皇帝想赞谁就赞谁,往往赞完之后就是一顿海斥,但是就算只是顺口的一句话,也给近日屡屡受失挫的谢荣扫去了头顶yīn霾,这令许多人再度深刻地意识到,原来皇上并不是会对谁一味的赞赏,也不会对某个人长久的排斥。
225 争辩
谢荣接到礼部给王氏下发诰书的消息时,正席地坐在湘园里让采薇煮茶。
他挥手让庞鑫退了下去,然后屈着一膝坐在桌案后沉默。
采薇轻巧地洗茶沏茶,似乎生怕惊扰到他。
谢荣沉默完了,把目光投向她,“一些日子没见,你怎么瘦了?”
采薇脸刷地红了。一颗心在胸腔里扑扑地乱跳。她不敢说自己每天都盼着他来,更不敢告诉他私下里她是那样的思念他,以至于茶饭不思。
她勾着头不语的样子,在茶汽氤氲下若隐若现。
谢荣拉了她过来,让她席地坐在跟前,然后举起茶杯,递到她唇边。
采薇忍着心跳抿了半口。
谢荣扶起她下巴,说道:“吃胖点。”
她奉若圣旨。
谢荣放开她,看着案头的文房四宝,忽然道:“你识不识字?”
采薇咬唇点头:“粗识文墨,但写的不好。”
“不要紧,我来教你。”
他朝她看了眼,然后将笔放在她手里,右掌覆住她整只手来,一齐到砚台里沾了墨,然后引着她写了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采薇后背挨着他胸膛,随着运笔的动作,两人时有触碰。每一次的轻触都像是电流击过,让人几乎无法自持。
谢荣放了笔,对着纸上的字又开始出神。
采薇许久才从这幕耳红心跳中回过神来,怯怯地看向他,“爷是不是有心事?”
谢荣神色不变,把这纸反扣起来,“何以见得?”
采薇咬着唇,“刘邦当年壮志未酬时写下这首大风歌,爷身为臣子,在朝堂是不是也有未酬之壮志?”
谢荣侧首看着她。目光幽深幽深地。
王氏的诰命文书已经下来是齐嵩告诉谢琬的,谢琬彼时正在浇花,听到后只顿了顿就让人回了话。
谢荣虽然只是正三品,但也撑不住他后头有个季振元。段仲明为了针对季振元,自然不会在乎拿个谢荣出来做筏子。不过是个封号而已,谢荣是季振元一手提拔,如果他真因此而bào露出什么弱点来,那也是意外之幸。所以批下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