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新皇的第一次大朝,意义不同。卫绾作为丞相还要全权张罗此事,得到了刘彻的肯定答复后,□无暇的卫绾兴奋的告辞,一脸激昂的准备去了。
看着老头昂首挺胸的背影,韩嫣意味不明的摇了摇头——他要是知道历史上这次举才最后触怒了窦太后甚至快动了废帝的心思,他自己也被迫告老还乡的话,还能不能像现在这般积极?
“韩嫣,你想什么呢?”刘彻看着韩嫣yīn晴不定的模样,不由得出声问道。
“没什么!”韩嫣摇了摇头。
“怎么,你对于卫绾的建议有疑虑吗?”刘彻追问道。由于先前几年韩嫣在诸事上几乎是算无遗策的表现,让刘彻有种分外依赖的习惯。似乎什么事qíng要是没得到韩嫣认同的话,这事儿就一定不能成似的。如今看着韩嫣百无聊赖的模样,刘彻不由得心中打鼓。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有一番新气象。人事变动更是正常,不然也就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韩嫣在脑海中组织着语言,缓慢的说道。“可是陛下千万要记得,无论做什么事qíng,这当中还得有一个度!”
“度?”刘彻闻言,若有所思。
“不错!”韩嫣点了点头。“卫丞相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信奉的是儒学。因此他便认为儒学什么都好,似乎这治理天下只要有儒学就可以了一般。”
刘彻挑了挑眉。“难道不是吗?”
他这几年在卫绾、王臧的熏陶下,也读了不少儒学治世的典籍,心中也略微偏向儒学一些。甚至心中隐隐有了想要改动治国之本的想法。
韩嫣在刘彻身边呆了十多年,每日闲来无聊揣度的就是刘彻的想法,看着刘彻这般表qíng、语气,就知道他想要做的和历史上差不多,不由得摇了摇头。“旁的不说了,陛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让我大汉的旗帜飞扬在漠北匈奴的王帐之上。难道打仗的时候那些将军们手里抱着《论语》就成了?”
刘彻心中一动,歪了歪头不再说话。
韩嫣继续说道:“国家吏治这块儿究竟需要什么人才,我还不清楚。不过以我这么多年经商的经验来看,这算账的账房可不是抱着《论语》算账的,他们得手持算筹。同理而言,国家管理经济的官吏们需要的也是算筹吧?与其他商家甚至别国商人沟通协作的时候我就需要找那些纵横捭阖、口齿伶俐之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得懂得锱铢必较,若是像儒家学说一般都那么宽宏大度,泱泱风范的话,估计我早被旁人算计的底儿朝天了,也挣不下如今的家业了。若是偶尔不幸,哪里的分号所在地点发生了洪水地震,当地的掌事还要有救灾调度的本事,这也不是靠一本《论语》就能行的。”
被韩嫣一连串儿的排比说的有些头晕脑胀,刘彻有些气闷的说道:“那你的意思是不看好卫丞相提出的举荐人才啦?”
韩嫣微微一笑。“举荐人才自然是好的,这个没什么不对的。关键是陛下要出什么样的考题才能找到符合你期望的人才呢?”
刘彻眨了眨眼睛,饶有兴味的往旁边一歪:“继续说。”
“还是先说说,陛下准备出什么样的考题来考校那些个才子呢?”韩嫣追问。
刘彻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就问治国之道,让大家都写一个策论jiāo上来。”
韩嫣默不作声。
“怎么,这个题目不对?”刘彻扬了扬眉,开口问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举个例子,陛下这问题就好像在问如何做出美味佳肴一般。”韩嫣迂回的答道。
“有什么问题吗?”刘彻在韩嫣的面前还是很谦虚的。这也是他前期执政的优点之一,只要有道理的话,就能听得进去劝。全然不像后期的刚愎自用。
“问题可大了,这提问的太过笼统。我可以针对每一道菜的火候掌控,采用原料甚至配料的比例来回答,如果再详细些,甚至可以告诉你用什么形状最能入味。也可以范范的用华美言辞来讲一讲只要色香味俱全,甚至连周围的风景和你一起吃饭的人都会影响整顿饭的质量。听起来也是言之凿凿的,可是前后落差天壤之别。”韩嫣顿了顿,解释道:“前者虽然可能看起来gān巴巴的,可是所看的人只要照做,哪怕是照葫芦画瓢也能得出个差不多的结果过来。后者听着慷慨激昂,仿佛很有用一般,可是太过飘渺,甚至每个人弄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要知道想法和实际行动还是有差距的,要不然怎么会有纸上谈兵的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