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悲催伴读_作者:八爷党(282)

2016-12-06 八爷党

  刘彻闻言,抿了抿嘴狐疑问道:“祖母的意思是……”

  “阿嫣这个人,表面看起来行事猖狂,飞扬跋扈。爱讲排场,做什么事儿都要搞得轰轰烈烈的。你打眼儿看他,似乎什么时候都闲不下来,每隔一段时间,非得鼓捣出一些动静儿来让你吃惊吃惊,要是太安静了他都不乐意一般。”太皇天后说着,面上不由自主露出一股子宠溺来。“终究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刘彻有些不赞同的辩驳。“可是阿嫣每次弄得事儿都是好事儿,大家都艳羡着呢!阿嫣这几次弄出的声响,几乎都传遍大汉了。先皇曾赞过阿嫣有治国之才呢!”

  “是啊!除了马具和沙盘的事儿,阿嫣做的每一件可不都传遍大汉了。”太皇太后意有所指的说道:“可是陛下,在阿嫣将这些事qíng鼓捣出来之前,你有听说过一丝风声吗?”

  刘彻心中一动,立刻沉静下来。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陛下什么事qíng都没做,就搞得大张旗鼓风风火火的人尽皆知。”太皇太后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刘彻有些不服气,“朕是皇帝,一举一动自然要有我大汉的风范气度。何况这诏令举贤奶奶不是同意的嘛!怎么现在又……”

  “我没说这个。”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陛下有意挥师北上!”

  她用的是陈述语气,并且态度随意的说道。

  刘彻心中一动,联想到太皇太后刚刚说过的诸侯要来长安朝见的事qíng,不由得开口问道:“奶奶的意思是说……诸侯里头有问题?”

  “这个还用我说嘛?”太皇太后皱了皱眉,“你又是建立军校又是准备在大汉所有的军队里选择对漠北qíng况熟悉且参加过抗击匈奴战役的士兵们……言外之意老身这个瞎子都看得一清二楚。那些个诸侯能不知道?”

  “奶奶不同意?”刘彻挑了挑眉。“可是当初阿嫣上奏折的时候您可是同意的。”

  刘彻语调中带了点小qíng绪,甚至在猜想是不是有人又在背后打小报告了。

  “阿嫣的奏折里头是怎么写的?”太皇太后不以为意,缓缓问道。

  “他说为了能让羽林军有个更好的锻炼环境,所以要建个军校。让那些有经验的名将们做老师,同时根据羽林军每个人的特长,分门别类的教导他们。并且为了宣示皇恩浩dàng,举凡有天赋的战士遗孤或为我大汉做出巨大贡献的名门子弟们都可入学……”刘彻说到这里,声音突然小了起来。

  “不错!”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阿嫣奏折中建立军校的目的,明面上可是为了拉拢世家名门。可是到了你手上,还没怎么样就成了抗击匈奴了!”

  刘彻一时语噎。“可是这个建议确是条侯周将军提的。他忠心耿耿,总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吧?而且孙儿觉得,周将军的建议也没什么不好。匈奴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如今我大汉百姓富裕,自然要cao练军队,恢复我大汉荣光。”

  “周亚夫自然是忠心耿耿,可是这个人有勇无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政治。单纯从战略角度上将,他的建议是好的。可是你身为一国皇帝,做什么事qíng可不能想的太简单了。”太皇太后语重心长的劝道。

  刘彻沉吟不语。

  “先皇在世的时候,经常给你讲平衡、制衡,帝王权术。你只听了,怎么不懂呢?”太皇太后摇了摇头,叹息说道。

  刘彻心中渐渐有些明悟。

  “你是个皇帝,你不能让你的臣子完全摸透你的心思。他们能知道的,只是你想让他们知道的。而他们不必要知道的,你就不能让他们知道。更不能让他们因为猜中你的心思做出什么举动反而伤害到你的利益。”太皇太后继续点播。

  刘彻缓缓点了点头,看着太皇太后有些口gān的样子,顺势cha了一片苹果塞到太皇太后的手上。

  “如今的大汉,诸侯国林立。各有各的心思,各揣着各的心眼儿,说是一盘散沙也不为过。可是你若是真的想要动兵,前面打仗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后面要稳,不会有人趁机作乱。现在的你……能做到吗?”太皇太后吃了苹果,继续说道。

  “要不……趁着这次诸侯过来朝见的机会,朕将他们全部都扣在京中?免得之后给朕捣乱!”刘彻试探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