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眸之中皆是关切神qíng的韩嫣,阿卓雅欣慰的笑道:“奶奶没事,奶奶长途跋涉这么久就是想看看阿嫣,过来吧!”
寒暄已过,韩嫣立刻笑着走回阿卓雅身边,就连脚下的步子都轻快许多。阿卓雅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小孩子听故事的时候特有的愉悦,也没在意。等韩嫣再次坐回自己身边的时候,闻着从韩嫣身上发出来的清香味,笑着问道:“阿嫣对于匈奴可有什么认识啊?”
对于匈奴的资料,韩嫣还算是知晓一二。最起码司马迁《史记》中对于匈奴的介绍,以及后世虚拟网络中的百科知识及许多历史论坛中比较有名的灌水帖子韩嫣还是知道些的。不过目前没必要和阿卓雅说的那么详细。回顾一下脑海中关于匈奴的百科资料,韩嫣抽三减四,挑了些不重要的资料,又将一些较为敏感的词汇剔除了。这才看了一眼笑的慈祥的阿卓雅,心中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战国以来,匈奴不断南下,占据了水糙丰美的河套地区。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发展。但是秦末,秦朝的统治瓦解,边防松弛,接着又发生楚汉战争,匈奴乘机崛起。匈奴形成qiáng大国家。他们的首领称为‘单于’。”
“秦末汉初,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励jīng图治,第一次统一了蒙古糙原。从此,蒙古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阿嫣还听一些走边关的商人说现如今匈奴的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漫山遍野,有‘马畜弥山’之称。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当中。金属制品上多用动物图案作装饰,倒是别有一番特色。而且他们还不断掳掠我大汉的百姓替他们耕种田地,匈奴地区逐渐有了农耕,开始垦田种谷……不过阿卓雅奶奶,既然他们能够耕种田地了,为什么还要不断南下掠夺我大汉百姓的财物呢?”
阿卓雅没有出声回答韩嫣的问题,只是惊异的看着韩嫣半晌没有说话。韩嫣所言虽然浅薄,只是大概说出了匈奴的历史,期间还颠三倒四的有些含糊不清,可是对于一个稚龄孩童来说。这番见识已经不错了。有多少人连匈奴具体在哪儿都不知道呢!她该对于韩颓当的教导方式钦佩一番吗?
“阿卓雅奶奶?”韩嫣见阿卓雅依旧默然的模样,开口轻轻催了一句。
“……说的不错!”回过神来的阿卓雅立刻赞了一句。看着睁着明亮的眼眸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的韩嫣,稍微整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常年在苦寒之地为生存而挣扎着的人们,看着气候适宜,江山如画,生活富庶的大汉之民,自然会觉得天道不公。我小的时候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要在如此苦难的地方生活,整日里为明日是否有饭吃而犯愁,而千里之外的人们却可以穿着柔软丝滑的绸缎,吃着jīng心烹制的美食,享受这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何况他们都是那么的孱弱……”
随着叙述逐渐加深,阿卓雅放松了自从韩嫣出现就一直挺直的脊背,缓缓躺在摇椅上,犹如寻常老人一般回忆着过往,絮絮叨叨的和韩嫣说着一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她说的大都是她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的事qíng,一些涉及到身份的词语或者段落都含糊不清的糊弄过去。这让韩嫣愈发疑惑阿卓雅的来历。只不过这虽然可疑,但也不是韩嫣主要刺探的。从阿卓雅的话中,韩嫣敏锐的抽出了目前匈奴大概的势力分配和比较富裕的地区以及军事大概分布的地区,虽然有些模糊,不过对于韩嫣来说有个方向也不错了。
等到阿卓雅缓缓睡去的时候,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时辰了。适才在院子里锻炼身手的那些匈奴大汉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整个院落只剩下睡着的阿卓雅和一旁静静陪着的阿诗玛、韩嫣三人。韩嫣笑着起身对阿诗玛行了一礼,轻手轻脚的出了西偏院。院外,韩颓当正背对着他负手站立。
韩嫣稍微愣了一下,立刻笑着行礼道:“爷爷!”
“嗯!”韩颓当转过身来,看着一脸笑容的韩嫣,轻轻叹息。“试探一番,可是满意了?”
“爷爷,这么说就不好了吧!”对着韩颓当的时候,韩嫣永远笑嘻嘻的没个正经的样子。就仿佛他还是上辈子那个不是生产的纨绔子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