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奴_作者:篆文(151)

2016-12-06 篆文

  容与笑着说是,“许解元号称江南第一才子,与秦相公同场竞技,不知谁的文章会更得冯大人垂青。”

  “我想起来了,”林升忽然拍了下头,“日前听人议论起,这许子畏一到京城便流连酒肆茶坊,还不忌讳的说,要去登门拜访冯侍郎,向他求篇文章拜读,更放言说头名非他莫属呢。”

  撇撇嘴,他摆首做了结语,“这许子畏可真是够狂的。”

  正当京城上至达官,下至百姓都在津津乐道这一届会试,究竟是许子畏胜出还是秦启方夺魁时,形势却陡然突变,出现了一桩震惊朝野之事。

  “这是今日内阁的票拟。”沈徽面容不悦,将一份奏折摊开来,示意容与去看。

  大略一扫,内容是给事中华阳弹劾冯敏受贿,将试题泄露给许子畏,并暗中内定其为会元。容与留意看了华阳的举证,特别指出许子畏在试前登门拜访冯敏,以重金贿之,得到考题。而冯敏在阅许子畏答卷之后,亦不曾有避讳的言道:甚异之,将以为魁。

  内阁票拟则意指,冯敏受贿泄题在考生中反响巨大,令生员大失所望,对朝廷多有怨言,若不严加追究此事,恐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

  沈徽打量他一眼,开门见山的问,“许子畏其人,朕和你都曾经见过的。你也说过,他清高而放诞,但不失豁达洒脱,有赤子之心。你觉得他会做这样有rǔ气节的事么?”

  容与斟酌着说,“他天份才qíng都高,无须行贿亦可得中。何况他并不顾忌,让人知晓他曾拜访过冯敏,若是贿赂,又岂会如此坦dàng?冯侍郎更是一贯清廉自守,那句甚异之,将以为魁,应该只是纯粹欣赏许子畏,才会有感而发,却被旁人听到借此来大做文章。”

  沈徽眯着眼,缓缓摇头,“也难怪别人疑心,这冯敏出的题目奇险生僻,举子们竟是通场无人知晓其意。偏只有许子畏一人作答出来。若说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了些。”

  容与诧异,“满场举子,除却许子畏竟无人能解题意?那么,秦启方秦公子也没有答出来?”

  沈徽颌首,“你问的这句在点子上。秦太岳希望朕彻查此事,择了大学士曹介和另几个人复查考卷,这几个人,皆是秦太岳的门生。”

  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容与心知肚明,秦太岳一向不喜冯敏,加之他出的考题令秦启方无从作答。恐怕已生了借此机会,扳倒冯敏,顺带替秦启方扫除许子畏这个对手的意图。

  “皇上打算如何处置,这桩科场舞弊案?”

  沉吟片刻,沈徽冷静回答,“查!朕必须安抚士子。而天下有才者,也不独许子畏一人。”

  几日后,沈徽依据法司奏报的彻查结果,以冯敏、许子畏合谋作弊查无实证,但于会试前夕私相勾结,并确有钱财往来为由,处冯敏罚俸半年,许子畏无罪开释,授华亭县主薄。

  这个结果当然容与扼腕,以许子畏之才,仅任九品主薄已颇为可惜,何况还有无辜受牵连的冯敏。于是更加好奇那道引起轩然大波的策论题,究竟有多生僻。他前世今生都算是好学之人,便借着职务之便翻查了一道,顺带将许子畏的试卷阅览过,不由更是暗叹,天下事大约真是无巧不成书。

  几日后他奉沈徽之命,前往城西白云观贺长chūn道人成道日,回程恰好路过礼部贡院,见门前喧哗一片,一群人围着一个年轻的书生,正七嘴八舌的诘问,而那名书生,便是当年他在姑苏遇到的许子畏。

  容与示意跟随的人停步,独自驱马上前,悄然立于他们身后。只听一个举子高声喝问,“你说朝廷冤了你,可你出入冯敏府邸,且向他乞文的事人尽皆知,倒是具体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就只有天知地知他知你知了。”

  另一个北方口音的举子接口道,“事到如今,咱们对你到底有没有作弊也不感兴趣了,只是想问问清楚,那冯敏告诉你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言下之意,是早已认定许子畏曾与冯敏串通作弊。许子畏被这群人团团围住,倒也神色冷静,却始终不发一言。

  半晌见正中一个白衫士子,越步走到许子畏面前,起手行礼,态度和悦,“请许兄勿怪。今日我等前来并非有意为难,实在是想请教那道策论,究竟做何解?若许兄能不吝赐教,在下感激不尽。”

  许子畏见对方彬彬有礼,端详良久,终于开口问了句,“请问阁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