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_作者:袖唐(235)

2016-12-01 袖唐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自然不是那么好发动,但是商道与政道虽都讲求“利”之一字,但在这个弱ròuqiáng食的时代,政道要残酷的多。

  魏和赵即使关系不怎么样,但毕竟还做了许多年的盟国,可是如今事qíng势一变,即使魏国君臣能看出破绽,却还是立刻翻脸了。

  宋初一的消息散出去不到半个月,魏国的大军便已抵达赵国边境。

  秦国得到消息之后,开始“秘密”备战。

  景监寻找张仪的事qíng延了两次时间,也终于得来音讯——张仪在秦国呆了三个月之后便离开了,半个月前就已经入齐,并且得到齐王赏识。

  前一世便是如此,宋初一对这个结果丝毫不讶异,倒是赢驷有些意外。当年齐王二十余岁便能在那些老谋深算的国君中间丝毫不落下风,可想而知其手段不弱。且他重用魏王弃而不用的孙膑,并且敢jiāo托自己的全部信任,这种魄力和自信,泛泛之辈实在难以做到。所以起初赢驷从宋初一口中听说张仪时,并不以为意,但他很了解齐王的识人用人之能,因此也对张仪上了心。

  咸阳宫内。

  宋初一第五次求见赢驷,却被拦在殿外,武山轻声道,“柱下史请回吧,君上现在不得空。”

  “劳烦再去通报一遍,此事乃是秦国头等大事,别的事qíng都可以放一放。”宋初一道。

  武山缩了缩脖子,神qíng毅然的摇了摇头,“不可,先生莫要为难奴。”

  起初因为武山对宋初一的印象不错,所以前两次帮忙去通报了,结果这日子就过的生不如死,他可不敢再触犯君颜。

  眼见武山进了殿,烈日炎炎,宋初一站了一会儿便浑身大汗淋漓,她抬头瞧了瞧白晃晃的大太阳,一咬牙,高声喊道,“君上臣有十万火急之事要奏,事关大秦基业,不可怠慢啊,君上”

  外头开始长篇大论的劝谏,且句句戳着痛处讲。

  殿内。

  武山立于殿侧,一边看着案边着玄袍的青年,一边听着外面宋初一的劝谏,不知不觉两鬓出了汗,但瞧着那张冷峻的侧脸上依旧是专注的神qíng,又稍稍松了口气。

  “让他闭嘴,进来。”空旷的殿中响起赢驷寒凉的声音。

  “喏。”武山立即小跑着出了殿。

  片刻,武山领着宋初一走入殿内。

  “坐。”赢驷淡淡的吐出一个字,继续埋头看奏简。宋初一则寻了个位置,跪坐在不远处的席榻上看着他。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一个看奏简看的专注,一个盯着美男子看的目不转睛。

  武山恭立在赢驷身侧,不禁暗暗抹汗:连续五天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说句正经话啊武山看向无所事事的宋初一,心道,君上好歹是在批阅奏简,柱下史这么gān坐着竟也能坐的住,实在定力非凡呐这是武山比较委婉的想法,若是直接些就是——宋初一的脸皮之厚,全大秦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人家都不打算搭理她,竟还能这么坦然的坐在这儿宋初一第一天来的时候便将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部都说尽,第二天又重复一遍,赢驷只顾埋头批阅奏简,也不理会她。这两天宋初一觉得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便开始专注欣赏美男子,只等着他空闲的时候再继续劝谏。

  “君上。”宋初一见赢驷批完奏简,立刻抓住机会说话。

  赢驷揉了揉太阳xué,淡淡应了一声。

  “事不宜迟啊”宋初一言简意赅的道。

  赢驷皱眉,盯着她半晌才道,“你去吧。”

  宋初一不知道赢驷为何忽然改变的主意,反正不可能被她执着感动。不管如何,能达到目即可,她不想那么多,当下应了一声,“喏”

  “这是国书,以备不时之需。”赢驷将案上一卷帛书递给武山。

  武山捧着国书,双手送到宋初一面前。

  “多谢君上”宋初一心喜,接过帛书便起身告辞,回去准备立刻前往巴蜀。

  她心里认为巴蜀是成就霸业的奠基石,倘若能拿下它,秦国图谋中原的日子便不远了。这是宋初一《灭国论》的初衷,所以她对此事尤为上心,连魏、赵那边的战事也都不太关注。

  因为相信赢驷是一个能明辨利弊的君主,所以宋初一才如此执着的天天下了朝就来劝谏。

  第152章籍师帅归来

  周显王三十三年,初秋的深夜。